第(2/3)页 箭矢一团团腾空而起,飞向方阵。 中箭者惨叫倒地! 布置在空心方阵空间的火炮,也开始轰击。 空中俯瞰,就好像一个“川”字。 最中间的那一竖,是吴军。 左右是川流不息的蒙古马队。 双方竭力对射。 很明显,蒙古人的反击火力更绵密。 从空心方阵两翼高速掠阵的骑士,擦肩而过时至少能发2箭。 混成营减员严重! 空心方阵不断被削减,再削减。 遍地插箭矢,密密麻麻! 远看,好似一夜长出的麦田。 …… 李二狗身中2箭,吃力的躲在炮车后。 手里握着一面盾,还攥着燧发绳, 如果骑兵冲过来的话,他就拉响,算是多拉一群垫背的。 箭矢叮叮当当, 打在炮筒上,凿出灰白色痕迹, “漕他~” 没骂出口,飞碟盔又挨了2箭。 这一瞬间。 他猛然意识到,在绝对优势数量的骑兵面前,小股野战步兵即使有再多的火力优势,也扛不住。 …… 混成营已经报废了。 头顶的箭矢还在不停坠下~ 蒙古人也是够狠,为了逃命发了狂。 丢下了800多具尸体,但是也把混成营彻底打废了。 望着远去的烟尘滚滚, 李二狗心中一股悲凉,遍地死尸,中箭伤者哀嚎。 他想不通, 荆州那边出什么幺蛾子了。 …… 5里外, 青年近卫营指挥官李小五,见到了仓皇打马奔跑而来的侦骑小队。 暗叫不好。 电光火石之间,他做出了决定。 “全体向右,靠河岸布阵。” “大车在外,半圆阵!” 右边有一条无名小河,宽度有限,仅仅3丈,深度也有限。 但够用了! 近卫营的反应很快,少年们响应迅速。 让开了大路,让出了官道。 才有部分辎重车就位,蒙古马队就到了。 士兵们握着火枪,激动的微微发抖。 李小五的语气冷静而高昂: “放过前面的马队,不许开枪。” “依托大车,等我命令开枪,打马,打马,打马!” “所有人趴下,趴下。” …… 让开官道, 意味着能够躲开最暴烈的冲击。 在一侧布防,所承受的敌军箭矢减少一半。 放开前队的命令更是妙。 蒙古马队狂奔路过之时,虽然也在不断放箭。 但稀疏了很多! 中箭者寥寥,士兵要么躲在辎重车后,要么趴在河畔低处。 失去了统一指挥的蒙古人只想逃命, 双方就这么默默注视着, 擦肩而过~ 烟尘滚滚,呛人口鼻。 李小五默念着,蒙古马队应该过去一大半了。 起身, 举起佩剑: “近卫营,全体列队,打~” …… 从河畔低处爬起,快速列队完毕的士兵们放平枪口。 军官佩剑压下, 一连串白烟喷出。 人仰马翻的蒙古骑兵,激起更大的灰尘。 “开炮!” 近卫营装备了5门新研制尚未大规模装备的4磅榴弹炮。 炮筒长度仅有1尺6,尺寸很小巧,和正常火炮放一起,显得有些滑稽。 炮弹为圆柱形,铁皮外壳,内塞上百颗霰弹。 膛内装药量高于相同口径的加农炮, 因为身管短,能够承受更高的膛压。 …… 圆柱榴弹出膛后,薄铁壳被陡然变化的压力差瞬间挤碎。 霰弹呈花洒状, 向四周扩散。 李小五手持佩剑,盯着炮击效果。 他诧异的发现, 4磅榴弹炮简直是步兵神器,近距离压制效果好的出奇。 吴军野战军团目前普遍装备的2磅加农炮,炮管比正常加农炮稍短一点,可以发射实心弹也可以发射霰弹。 但是, 绝对无法取代榴弹炮的地位。 …… 混成营以自身的惨重损失换来了近卫营的丰富斩获。 官道上, 人马尸体交叠,鲜血汇聚成小溪~ 硝烟和血腥味交杂。 战场的气味,令人作呕。 李小五抓了几个受伤俘虏,从中找出了1名勉强会汉语的。 审讯得知, 荆州城有异变,八旗突然向蒙古人下刀子了。 原因是什么, 俘虏也不清楚。 “通知第2军团来收容。” “近卫营尾随追击。” …… 近卫营的士兵年龄很小,出身无可挑剔。 平日实弹训练很充分, 但真正打大仗,这是头一次。 伤亡共计80余人。 李小五仔细观察,见麾下士兵许多人无法抑制的持续发抖,说话破音,动作走形。 知道这是初次上战场杀人后的正常反应。 只需好生休整,再打上几仗就成为老兵了。 但现在, 必须抓紧行军,追着蒙古马队的踪迹。 直到将剩余的数千骑兵全部歼灭在江汉平原。 …… 傍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