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 帝王之善和庶民之善-《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消息传到苏州府!
    皇宫沸腾~
    “恭喜陛下!”
    “好,好,如此一来,湖广战役已胜7成。”李郁也松了一口气,“将捷报传至治下各州县,即日起,苏州杭州广州连续3日取消宵禁,民众可随意游玩。另外,宫中所有人发放银币10枚。”
    想了想,
    又问道:
    “清廷的乞和使团,到哪儿了?”
    ……
    “陛下,清廷的乞和使团已至扬州府仪征县,不过~”
    “不过什么?”
    “他们强调是议和,不是乞和~”
    “那就让他们在江北待着,不许渡江。衣食住行、一切花销自行承担!若是不满意,可以打道回府。”
    李郁压根没打算和清廷谈什么和平。
    清廷想争取时间,搞南北划江而治!
    纯属妄想!
    不过,
    谈还是可以谈的。
    原先很简单,
    通过和谈,让一部分人对清廷失望!
    ……
    清廷入关之后,杀人盈野,大兴文狱,斑斑血迹罄竹难书,但这并不影响当下有很多人敬畏我大清。
    人性本慕强~
    勉强也能理解。
    但是,
    在穿越前的那个时空,经历了几十年“万国来草、割地求和”的屈辱。
    清亡之后,依旧有很多人怀念。
    有些人怀念我大清,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受惠了。
    有些人怀念我大清,不可理喻。
    只能说,
    一样米养出百样人。
    有硬骨头,就有贱骨头。
    人的记忆只有7秒,出血后会延长到70年。
    ……
    李郁目前最担心的不是打不过清军,而是在改朝换代之后,自己愕然发现新帝国里有数不清的“新装辫子人”。
    新皮包旧骨。
    自上而下,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他们,沉痛怀念我大清刀锋的凛冽、以及辫子的四种编法。
    多读读历史,
    就会理解这种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
    就连烂出世界新高度的晚清亡了之后,孝子贤孙都有这么多。
    何况,
    如今还处于所谓的“康乾盛世”,清帝国正值壮年之时,被自己折腾猝死,怕不是许多人会遗憾的泪流满面。
    ……
    咱们这片土地本来就有一种奇怪的文化传承——人死为大。
    坦率的讲,
    尊重逝去的人很正确,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如果一个混账之人死了之后,名声都能莫名的变好三分~
    这就很令人费解了。
    而,
    能够对死去的人如此大度,对待死去的帝国就更加宽容了。
    李郁不打算理解这种“宽容大度”。
    且在有生之年,要把自己的“不大度“植入新王朝的基因里。
    ……
    对于“清廷死而不僵”的担忧,臣子们不会信。
    因为,
    臣子们心目中的帝国和李郁心目中的帝国是不一样的。
    前者的画风是——封建专制、莫非王土。
    后者的画风是——文明帝国、殖民四海。
    一旦开始实践文明了,就不适合胡乱的对内大开杀戒,要尊重规矩。
    那,
    蟑螂们就会出来乱爬了。
    ……
    李郁坐在马车厢内,靠着软垫沉思~
    实际上,
    他还有更多的顾虑。
    只不过,想法过于惊世骇俗,故而不能轻易吐露。
    即使是最心腹的大臣最宠爱的妃子,也不能对其吐露心声。
    历经2000年时光流逝,
    帝国大厦的大门锈迹斑斑~
    如果自己想拆掉这扇“遮风挡雨”的大门,恐怕屋内所有人都会激烈反对。
    所以,
    需要一些合理的手段,让清廷来做维修工。
    修修补补,
    然而大门越来越烂,终于在一场台风中轰然倒下还砸死了不少人。
    这个时候,
    所有人就会期待自己挺身而出,为大厦造出一扇崭新的大门!
    ……
    李郁从来就没打算做传统意义上的“仁君”,
    帝王之善和庶民之善,是不一样的。
    帝王之善,是大爱。
    庶民之善,是博爱。
    博爱,
    是对一切可怜之生灵保持悲悯,同时力所能及的施加援手。
    大爱,
    爱的深远,爱的理智,爱的血迹斑斑。
    ……
    历史的车轮长期生锈,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很多的燃料~
    血,
    就是唯一燃料。
    数百年后,谭嗣同的想法很正确——要想自强,总是要有人流血的。
    不是我,就是你。
    不是先辈就是后辈。
    帝王之善,
    是不嗜血、不晕血,平静的估测出血量,在达到治疗效果时及时包扎~
    ……
    “陛下,到了。”
    一声轻呼打断了李郁的沉思,缤纷的思绪从九霄云外回到人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