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攻守易形了。 …… 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一名狼狈不堪、瘦骨嶙峋的汉子跪在地毯上,哭天抹泪。 “主子,奴才没想到还能见到天颜。” “奴才有罪,全军覆没,太惨了,就奴才一人逃出来了。” 乾隆平静的望着这个忠心的奴才,罕见的起身下炕,扶起~ “尹塔,你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主子?” “你能当着李逆的面炸死他的宠妃,至少给朕出了一口恶气。朕不怪你,还要提拔你,粘杆处归你管,升一等侍卫,另外赏伱一座宅子。” 尹塔激动万分~ 乾隆语调平静,问道: “接下来该怎么做?需要朕指点你吗?” “奴才明白,奴才请旨扩充粘杆处。” “好,好。” 乾隆欣慰的点头,嘱咐总管太监秦驷: “你带尹首领去支银子,朕出内帑。” “嗻。” …… 6日前, 乾隆就得到了江苏巡抚福长安密报,滞留江北的谈判使团被吴廷抓捕,集体割了辫子和一只耳朵后放归~ 然后, 就传来了粘杆处刺杀李郁未遂,但炸死了妃子的消息。 清廷内部一些持重的大臣们认为刺杀过于激进,影响了议和大局。 但他们不敢讲出来。 因为乾隆已经陷入了执念,谁敢劝谏很可能全家不保。 甚至下旨刑部,明文废除死囚复核、秋后问斩的制度,将杀人权全线下放到县一级。 刑部尚书哀叹: 盛世不再,乱世已至。 自此, 刑部彻底沦为了边缘部门,和工部一般地位。 兵部的地位大幅上升。 吏部的地位有所下滑,和户部并驾齐驱。 …… 有人走下坡路,必定就有人走上坡路。 工部左侍郎何国宗被拔擢为兵部尚书。 从侍郎到尚书中间,差的不是一级,而是3级。 六部分贵部和贱部。 工部属贱部,吏部属贵部。 工部侍郎升迁,一般会先转任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再升迁,才是户部或者吏部侍郎。 然后, 才可能升任礼部或者兵部尚书。 所以, 何国宗这是连升了3级。 ……何国宗,顺天府大兴县人,进士出身,尤擅算术,通晓几何。 大清朝罕见的理工人才。 曾赴淮安督造堤坝,曾赴伊犁绘制地图。 还曾亲赴金川前线主持铸造臼炮项目,并指挥轰击碉楼。 当时, 清军炮手全部袖手旁观。 看着尊贵的侍郎大人亲自担任炮长,一群进士及第的文官担任炮手,将金川最坚固的碉楼一座座轰塌。 只因清廷“防汉弱民”。 炮手九成九不识字,更不懂计算弹道。 康雍乾三代皇帝都将臼炮的发射原理作为秘密,仅在小规模内流传。 …… 若是将清廷军力比作一杆大刀,只有锋刃最前端的一寸尖是精钢的,刀身是生铁,刀柄是烂木头。 遇上一般的敌人,刀尖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遇上顽固凶悍的敌人,很容易崴泥。 清缅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今, 刀尖已经折断,精锐路线走不通。 江汉会战失败后,乾隆痛定思痛,决定放弃质量,搞数量! 而且放宽了火器限制。 将各种先进火炮铸造工艺解密,允许南方各省自造。 甚至刻意纵容西南汉人豪强,绥靖西南土司,还封了个云贵王。 …… 想到这里,乾隆心里突然一咯噔。 万一, 万一西南也守不住呢? 坦荡千里的中原能挡得住吴军北伐吗?引起为豪的满蒙八旗啃的下吴军步兵吗? 冷静下来的乾隆认为不能。 “来人,召何国宗。” 没一会,何国宗赶到。 来的如此之快,令乾隆惊诧。 “皇上万岁万万岁。” “免礼,赐座。” 何国宗惶恐,总觉得好日子来的太快。 害怕。 …… “进宫之前,你在忙什么?” “臣去了一趟工部火器局,商讨了一些军械制造方面的细节。” 乾隆点头,随即大手一挥: “兵部定式,工部造枪,大有不便。即日起,将工部火器局划拨于你。” “皇上,如此有违祖制。” “事从权急。” 何国宗莫名感动,咱的皇上圣明起来那是真的特别圣明。 此举意义巨大。 武器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大幅度提高。 …… “说说你对朝廷火器制造的想法?” “臣认为应该多造精良轻型子母炮,另外需以燧发枪替代火绳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