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次是处理原来田志军哥俩挖出来的河底带有污染的淤泥,堆积的问题,正常这个挖出来的河堤淤泥,是要根据情况,进行处理的。 比如说煤渣,这个是筛分以后,直接送到县里的建材厂之类的,可以做成透水砖,这样的话,清淤出来处理淤泥的成本就很低,毕竟就是从河里打捞出来,然后运输到县建材厂。 而含硫化物的这部分,村里是可以处理的,用石灰就可以稳定化,堆放七天就行,成本要比直接送高一点,但要是村里自己烧制生石灰的话,这个成本,比那个送到县建材厂还要低,而且这部分的泥土可以用,后续用来改造煤渣堆的时候,还可以节省一部分的资金。 最难处理的就是含有重金属的和油类的,一个是需要水泥固化和安全填埋的,这需要送到指定的地址处理填埋,成本上翻了不知道多倍,一个是需要热解吸处理,这个更贵。 不过后两种,其实含量不算多,占据不到三分之一而已,不然的话,整个工程两百万肯定是干不下来的。 而田志军哥俩的就是直接把淤泥给挖出来,然后对方,根本就没有进行分类也没有进行处理,这现在不光是堆在这里的污染淤泥要处理,还混合在了一起,原来低成本的淤泥,现在也要花高成本去处理了。 并且堆放的这个地块也加重了污染,也需要处理。 这一块的成本,大概增加了将近二十万的费用。 这原来整体工程造价大概是两百万,县里的拨款绝对是富裕一点的,现在就成了两百二十三万了,凭空多出来了二十三万。 整个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李修远心里大概也对整个前期的清淤工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上午八点半到的煤林村,十点半的时候,这个实地考察差不多就结束了,李修远要留规划局和环保局、水利局三个单位的人吃饭,但是却被拒绝了。 就煤林村这个烂摊子,他们都不忍心吃李修远的。 好好的工程,干成了这个样子,两百万的工程款增加到了两百二十三万,原来的两百万让田志军哥俩造了一百万,所以现在的缺口不光是二十三万,而是一百二十三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