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青来到冯二爷家里的时候,赶巧看见几个伙计正在那绑四季纸花。 这东西他熟悉的很,谁家要是有白事,就会在门口拿柳树枝,扎上花花绿绿,黄白相间的纸条,目的是为了‘报丧’。 报丧里面的门道也很讲究。 除了最简单的扎纸条外,有的人家办白事,还会在门口挂通天纸。 什么是通天纸?把那老白麻纸折叠起来,首尾相剪,裁成宽三指,长一尺半,连缀成链的纸条,就叫通天纸。 通天纸的数量一般会按死者岁数大小剪裁,一岁一张,再加上天和地各一张。 好比隆平帝八十三岁驾崩,那报丧的时候,便需要裁剪八十五张纸条。 除此之外,悬挂通天纸之时亦有宜忌。 正常做法需得是寻找一根红头绳将一头扎上,绑上一块黑炭,悬于大门外一侧。 死者若为男性则悬于左侧,女性则悬于右侧。 左阳右阴,对应男女。 眼前的通天纸有五束,打左门前往外撇开,呈八字延伸丈许,宛如银树街景。 徐青数了数上面的纸条数量后,便将视线挪到紧闭的院门上。 此时院门口的对联已经被撕去,重新张贴的乃是一张白色的纸。 这玩意徐青也熟,在丧葬行当里学名叫‘门报’,所谓门报就是在家门口贴一张白纸,上面写有‘讣告’或‘丧事’字样,并会写清逝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祭辰、生前所处行当或者生前地位。 除了这些,有的还会写上丧事的具体安排和日期。 报丧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明明白白的告诉亲朋好友和邻居,家里有人去世了,以便亲友前来吊唁或帮衬。 这些东西有时候看着觉得可有可无,但它能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丧葬礼仪的一部分,必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 闲话少叙,且说徐青站在门口,仅是打眼一瞧,眼前这户人家死了多少人,死者是男是女,年岁几何,他便已经心中有数! “死者五人,皆壮年男子,年纪最高者四十五岁,年岁最低者不过二十。” 徐青松了口气,看样子冯二爷应该还很顽强的活着,就是不知道死的这五人和他是什么关系。 旁边,玄玉顺着徐青的目光看向那些纸扎,语气莫名道:“你又偷偷算卦了?” “算卦?”徐青摇头:“卦不过三,正经人谁会闲着没事总算卦.” “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徐青呵呵一笑,伸手指向门口的装饰,说道:“是它们告诉我的。” “纸扎也会说话?” “倒也可以这么说。” 徐青忽然想起在衙门当仵作的王师兄,便有感而发道:“万事万物都有语言,死人尚且还会说话,纸扎会说话倒也不足为奇。” 说话间,徐青叩响院门,便有伙计将他迎了进去。 伙计不认得徐青,却也不曾询问他的身份。 只因家有白事,门口挂纸幡报丧的人家,大都默认让人进门祭拜。 哪怕是过路的生人到了门口,说想进去悼念一下,主家一般也不会阻拦,算是一种奉行故事,墨守成规的习俗。 这边徐青跟着伙计进了院门,绕过迎门墙,也叫萧墙,就走到了宅院里头。 “徐爷!哎呦,您可是稀客!” 管家瞧见徐青的第一眼,心道坏了! 津门这地界还真是邪气,前不久才说起事主,这事主可就登上门了! 好在管家反应迅速,他按下心绪,拱手便从里厢迎了出来。 “贺管家,久违了。” 好歹是人家里有事,徐青也不好乐呵呵的和人打招呼,于是就平平常常的还了个礼,接着便跟着管家去到灵堂,寻思先给逝者上柱香,走个过场之后,再谈正事。 跟着一路直擦汗的贺管家来到灵堂,徐青就听见了有人争论的动静。 “冯二爷,咱就事论事,我泰安镖行押镖出了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过错。不管怎样,这货款是要三倍赔付,至于我镖行折下的人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