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津之地富庶,往来客商如蚁,倘若有修行之人俯空鸟瞰,甚至可以看到一条国运大龙盘踞在京城上空,而烟波浩渺的津门地界则像是大龙口中吐出的一颗明珠。 相比之下,跨越万里之遥的北境则又是一副苍茫牧野的边塞风光。 北境龙首峰上,皮肤不再白皙,留有几缕唏嘘胡茬的朱雍正扶剑遥望眼前的万里山河。 在他身后,身体已经彻底长开的王梁随行护持,还有一名平平无奇的王府亲卫按刀戒备。 朱雍原名朱怀安,本是受天家忌惮,流落到北境的丧家犬。 而眼前由千里、万里云霭遮挡的群山大川,便是他的来时路。 除了随身护卫外,尚有一位牧民打扮的罪臣陪伴左右。 此人名叫李征,原是名臣之后,却因仗义执言,被隆平皇革职发配,就连家中妻小也受到牵连。 朱怀安忙里抽闲,前来龙首峰登山望远的路上,恰好遇见了陋室中隐居的李征。 彼时的李征唱着隐士词,放声高歌,正好惊动了前来登山的朱怀安。 你道是如此凑巧,李征早不唱晚不唱,偏偏今日朱世子来到龙首山,他却唱起了隐士词。 天下哪有这般凑巧的事? 然而事实上也确实没那么多凑巧的事。 龙首山是早年长亭王剑指北境王庭祭旗的地方。 那李征得知朱世子要来北境的那一刻起,便在龙首山下搭了庵棚陋居,整日里冻成孙子似的等着朱世子过来。 李征曾被长亭王评价为乱世王佐之才,可惜生于盛世。 李征原本也是这么认为,直到他流落到北境后,他便只剩下一个想法,那就是去他娘的盛世! 长亭王功高震主,却又死守忠义,想留下万世清名,结果如何?不还是没能逃过一死。 如今朱世子流落到北境,却是李征唯一的一次机会。 北境藩镇割据,长亭王旧部声名最盛,只要朱世子有心扫尽天下雪,那他便愿意鞍前马后。 今日朱怀安三人骑马过来,瘦成猴的李征打眼一瞧,就看到这人身上有龙蛇起陆之相,暗藏杀伐之机。 咱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人久居陋室,冻僵了脑仁,饿花了眼,随便来个人都能看出这么多异象来。 反正李征看了出来。 在他眼里,龙首山鸟不拉屎的地方,谁会过来? 除了死了亲爹,又被‘流放’到北境的朱世子,他再想不出别人。 朱怀安也纳闷,他改名换姓,从未跟旁人说过自个底细,怎么今日一到这里,就有人看出了他的身份,这人有这么厉害? 朱世子心生警惕,本打算死不承认,实在不行,荒郊野岭,就把这人杀了灭口。 但对方一听他叫朱雍,不是什么朱世子,反而更加笃定了他的身份。 朱怀安觉得稀奇,耐下心一问,发现这人还真颇有才学,就是有点喜欢拍马屁,张口闭口把天命、雏龙挂在嘴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造反。 “李征,你说我身负天命,要助我鼎革天下.”朱怀安笑容收敛,一字一顿道:“可是我朱家从来一心为赵,从未起过半分反心,你说这些,难道就不怕我将你交由朝廷治罪?” 李征哈哈大笑道:“朱雍,诛雍也。世子取这名字,总不是为了给大雍朝添砖加瓦吧?” 朱怀安听着这话,总觉得这阴阳怪气的口气似曾相识。 眼看心思被看穿,朱怀安索性不演了,直接就问李征,你说你有能力有才学,那我倒要虚心请教一下,这鼎革天下的办法。 李征这人见朱怀安还挺有礼貌,心里的印象分就又高了不少。 这君主能处! 当即,李征拱手施礼,目光灼灼道: “我近日夜观星象,紫微帝星隐现异芒,如一根灯芯分开两茎,一茎势大但却日渐微弱,一茎势小,却日趋盈盛。以臣浅薄之见,却是正应少主承天之命。” 朱怀安眉头微皱,未待言语,就又听李征说道: “此言不是阿谀奉承之言,若君果真欲取天下,当以四策为鉴。” “一策,天命在我。可遣方士僧道广传谶纬,称黑水化麟、枯木生芝皆应龙兴之兆。命儒生编修前朝苛政暴政录书,散于市井童谣,使黔首皆知旧鼎当倾,新主乃荧惑转世以拯苍生。 除此之外,听闻赵氏皇陵被天雷击穿,此为天心已失,真龙在野之显兆。 再有坊间传闻当今伪天子杀兄夺位,有不孝之嫌,常言道空穴来风,少主可凭借这一点大做文章,做成他伪天子身份。此消彼长,则势日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