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往前倒推五个朝代,有女帝专政。 为巩固政权、震慑异己,这位女皇帝曾在冬令时节,以帝王之威命百花逆时开放。 期间有精通催花之术者,名崔玄微,迫于帝威,不得已接下皇命。 崔玄微居于洛东,好道,饵术及茯苓三十载,平日素擅长养花,护花之术。 因惧怕女帝,崔玄微曾携御花园种花官、民间闻名花匠,不惜代价,连夜催花,竟果真让众花违背时令,在腊月盛开。 彼时,百花畏势开放,唯独牡丹抗旨不遵,任凭花官花匠如何施为,都不肯低头迎合。 不久后,女帝游览上苑,见牡丹无花,以为此花乃逆臣所化,遂将其连根拔起,贬至邙山发落。 而牡丹到邙山后,反倒愈发繁盛,从此之后,牡丹也成了文人士子口中的傲骨之花。 如今,黔西州有花园叟姓崔,名时元,恰恰就是昔日种花郎崔玄微的后人。 火耕水耨,莳花催花,种花之道,尽在其中。 徐青阅览崔时元生平,方觉其爱花之专,业已入道。 幼年时,崔时元便时常沉醉于独自赏花之趣,每当长辈问及,他总是稚声回应:“此皆玩伴也。” 及至束发之年,崔时元已成为颇具名气的养花人。 某日闻得城外慈照寺有珍奇异卉正值花期,十分绝艳,这嗜花如命的少年又怎肯错过佳期? 日不错午,崔时元就匆匆收拾行囊,启程前往慈照寺。 等到了寺中,他才看到那奇花异卉原来是一片十二色齐全的大牡丹。 他见过牡丹,却从没见过十二色之妙。 那些花有如云锦初裁样,有似金盘承露色,更有碧玉含烟者。 崔时元惊为天人,徘徊花丛昼夜不舍离去,便是到了夜晚也要伴花而眠。 然,好景不长。 不过两日,有一群鲜衣怒马的贵公子,嘻嘻笑笑,呼前喝后,吵吵闹闹的来到寺里。 原因是听闻寺里有花,特来观赏。 但他们的观赏,却并非发乎情,止乎礼。 一群举止轻浮的公子小姐,一进花园,俱都称赞一声好花! 崔时元听闻动静,起初心中还甚欢喜,以为这些公子小姐也都是些爱花之人。 然而,下一刻,他就见为首之人伸手要采撷那花。 “住手!” 崔时元何等惜花爱花,在他眼里,那些花一年里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日晒雨淋,这才有短短几日花期,若是此时被人无情折去,那得是多大的罪过? 前来游玩的富家子弟性情乖张,崔时元不开口阻拦还好,一开口,一群人反倒和他较上了劲,非要折花摘花不可! “这花是你栽的不成?偏要你来多管闲事!” “这花虽不是我栽,可也是寺庙里的花,你等无端折花,已是无礼!” “寺庙?不妨告诉你,这庙当初兴建时,还是由我等家中出钱资助,这才有了今日景象,如今我等莫说折一枝花,便是把这花全部连根拔了,你又能如何?” 崔时元眼看劝不住,便恶向胆边生,冲向前去,要做那护花使者。 一行人厮打在一块,崔时元身单力薄,哪是一群纨绔子弟的对手,不过片刻,整个人便鼻青脸肿,没了招架之力。 为首之人仰首大笑,转身就要去采折那些牡丹。 但他却不曾料到,崔时元惜花如命,竟又跌跌撞撞的跑上前来,用身体护住那些牡丹,任由别人如何推搡踢踹,他都不肯离去。 那大户人家的公子自觉失了面子,心中火气愈发难以遏制,当即便命随从将崔时元制住,他则当着崔时元的面,去采取园中之花,用来折辱对方。 崔时元看着眼前之人踏入花园,心中除却屈辱,更多的则是痛心。 彼时崔时元痛哭流涕,走进花园的采花大盗则肆意欢笑,若无意外,花园之中的牡丹必定在劫难逃。 然而,就在这紧要当口,有前往寺内焚香祈福的女子带着一班随从护卫,喝止了这群纨绔子弟的行为。 这女子不是旁人,正是淮南顾家新进门的小主母。 淮南顾家何等望族,一群权贵子弟只会恃强凌弱,此时见到顾家主母当面,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一通斥责,赶走这群外出厮混,不干正事的公子小姐,顾家主母事后又命人给崔时元处理了伤势。 慈照寺方丈、监院闻听此事,都来看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