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明诚把案子的经过向夏皇禀明,认证、物证俱在,感觉铁证如山。 夏皇听完,问道:“既然如此,为何有人还要鸣冤?” 陈明诚俯首,回道:“此案已经过去一年,当时铁证如山,犯人亲自画押,并无屈打成招。” “现在又被人搬了出来,定是有奸人背后唆使,针对刑部,望陛下明察!” 众臣听完左看右看。 夏皇看了眼楚辰,又将视线转向楚雲。 大理寺卿上前一步,启奏道:“陛下,现在的重点不是谁人主使,而是此案已经传开,大理寺已经接受诉状。如果不处理,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御史台中丞跟着启奏:“陛下,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掌管大夏律法。律法之重,不言而喻。” “现在三法司之一的刑部出事,如果处理不当,百姓将如何看待?律法的威严将荡然无存。” 话音刚落,又有几名大臣出来,异口同声:“臣,附议!” 夏皇将视线转到叶相和他身后的官员身上。 叶相完全是措手不及,无奈启奏:“臣,附议。” 楚霄跟着站了出来,大声启奏道:“父皇,儿臣附议!” 楚辰撇了下嘴,楚霄这态度表的,够及时。 夏皇下旨,明日大理寺开堂会审此案。 原告:吴家;被告:刑部 主审:大理寺;陪审:御史台 皇宫,御书房。 结束之后,楚辰被夏皇单独叫到了御书房。 夏皇坐在书案前,叹气道:“太子,能不能让朕消停几天。刚出了豫王案,你又来这么一出。” 楚辰装出无辜:“父皇,为何料定是儿臣。豫王案受害者是六弟,大理寺、御史台可都是他的人。” “可严不屈是你的人。” “六弟人多,按比例算,他的嫌疑最大。” 夏皇拍案,气道:“那夜莺总不会撒谎吧,你的所作所为她全告诉朕了。” 楚辰呼气,无奈的摇头,低头承认了是他暗中所为。 随后,就是夏皇的一顿斥责。 夏皇生气的不是楚辰针对荆王楚霄,而是用了这种手段。 拿律法和朝廷的威信做为筹码,直接影响道了政权的统治。 楚辰不想辩解,因为他知道在夏皇眼里只有皇权。 根本不会在意什么冤屈,什么公道。 可事情已经发酵,朝廷必须做出态度。 权衡利弊,夏皇选择中立。 回到东宫,楚辰先回了房间,换回迷彩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