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耶律天启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决定,即便前路艰难,也要为北辽的未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铺设一条更加稳固的皇权之路。哪怕这条路漫长且充满荆棘,他也要一步步走下去,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也是向着真正掌握国家命运的目标迈进。 于是,他再次环视群臣,声音沉稳而有力:“就按方才所言,固守待援,同时,密切监视徐安动向,准备迎接博西乐大军的归来。至于其他,待此战之后再议。” 耶律天启的话语,仿佛给群臣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纷纷点头称是,心中却各有盘算。而耶律天启,则在一片应和声中,默默规划着属于自己的,更为深远的布局。 “陛下……不好了!陛下!” “陛下,城墙防卫来报,那大乾的骑兵竟然掉转马头朝着城西而去……” 此时,一个太监模样的人匆匆跑来,快速给耶律天启跪下,说着目前最新的动向。 “唔……这徐安小儿竟然逃走了?呵呵,不自量力……等一下!你说什么?他往哪去了?城西?” 耶律天启忽然想到什么似的,一拍桌案站了起来。 “陛下恕罪……的确是城西……”那太监见状,慌忙磕头认错。 “哼!”耶律天启心中恼怒,“城西那可是有着万亩良田啊!这可是我北辽国全年三分之一的口粮!” “这徐安,到底想要干什么!他……他不会是想要对那万亩良田动手吧……” 耶律天启气愤不已,说着说着,竟然情不自禁的颤抖了起来。 北辽国国都定居于此,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着一片上好的良田,说来也怪,这被俩的气候条件,竟然导致这里的土地特别肥沃,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北辽国三分之一的粮食基地。 但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粮食作物一年只能熟一次,所以耶律天启这才如此紧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