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惊喜-《珠光宝鉴》


    第(3/3)页

    银盒不大,也就一只手掌大小。盒子刚一入手,顾茗的左手便传来了热度,首先肯定了这盒子是一件有年头的东西,只不过心中升起喜悦之情可是比之前的平安如意盒少了许多,心底倒是有传来人嬉笑玩耍的声音。

    盒面上表现得时江南水乡兴旺的生活,有好几组人物,如弹唱琵琶、捶背、树下乘凉、打水、船上悠闲自得等的。旁边刻有竹子、山石和三套院落,六壁分别为踏雪寻梅、鸳鸯戏水、双喜图、牧牛图、担水图和一条正在吐水的龙。盒子的底部还刻有鸿运两字。

    这个银盒从它的造型和它的价格技术这两方面来看,包括它的图案,它应该是清中期民间作坊的作品。

    清代的银器与前朝相比有了空前的发展,工艺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制作出来的东西比前面几个朝代相对来说要精致一些。

    银盒从本身来讲它的材质不是什么贵重金属,而且它好像也不是纯银的。可是它的工艺却是相当的不错,它的工艺用了三种,一个是焊接,一个是锤揲,一个是雕刻。它整个的图案,,都有一种高浮雕的艺术效果,非常精湛,它雕的山水人物像一个风景画一样,上面的人物姿态各异,非常生动。

    这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的部分氧化的严重,影响了这盒子的整体美观。

    不过就当时的工艺水平来讲,这样的民间作坊制品已经算得上是精品了。

    古董这个玩意儿,看的可不止是这东西本身的价值,还得看工艺水平,文化含义等等。

    顾茗瞄了一眼盒子的底价,居然只要300块,就她看来,这样的价格明显是有些偏低了,它真正的市场价绝对不止这么一点。

    也不知道这个银盒的主人之前有没有拿去专业人士那里鉴定,居然给了这么个低价,顾茗这个不算特别了解行情的人都能够估计这个盒子的价格最少也得上五位数才是,她曾经在集宝山房看到过这种类似的盒子,工艺什么的还没有这个好,却是以三万的价格卖出去的。

    没有想到这种不能议价的地方也能捡到好宝贝,顾茗心里都快乐开花了。

    王教授见顾茗对这个盒子好像挺中意,也没有出价的意思,便投给顾茗一个鼓励的眼神,自己回座位上去了。

    顾茗哪里会不明白王教授的意思,她顾不上在心中感谢王教授的谦让,偷偷的瞄了一眼另外一个不认识的上前来观察的男人,心里盘算着对方有可能会出多少,而她又需要出多少才能够压住对方拿到银盒。

    毕竟王教授有把机会让给她了,她怎么说也要好好珍惜才是。

    只不过令她感到意外的是,那个男人到了最后居然没有出价,直接放弃了,很有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只是一个现代的仿制品而已。

    顾茗作为唯一一个出价者,最后以不多不少,正好301块的超低价买到了这个银盒。看着几乎是没有任何阻碍便到手的银盒,如果有人让顾茗形容一下她此刻的心情的话,她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惊喜来的太突然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