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九十八号院-《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3)页
    毕竟经常打交道嘛,这肯定是免不了的事儿。
    “哦,这位国华同志看起来很年轻啊,你们这是从哪里找的青年才俊啊?”
    谢小芳闻言,试探性地打听道。
    这是职业习惯了。
    自从进了街道办之后,谢小芳就染上了这个坏习惯。
    很多事儿,都想多打听一二。
    “哈哈,这事儿还得问我们设计部的白主任了,是他发现的。”
    范新河打了个哈哈,简单应付了过去。
    接下来就是给陈国华办理落户的事儿。
    有第一汽车附件厂担保,陈国华只需要后续再补上门头沟妙峰山第二生产队的介绍信就可以了。
    这才是有始有终。
    当然了,现在可没有户口本的说法。
    有的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
    这玩意儿可不简单,它承载着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利益。
    把人们的身份区分开,有了农村和城市之分。
    而现如今,陈国华他们四兄妹就从农村身份,转变成为了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钢印盖上之后,陈国华小心翼翼地收好纸片,然后跟着范新河、谢小芳离开了街道办。
    后者亲自带着陈国华和范新河两人,来到了南锣鼓巷九十八号院。
    “谢主任来了,我们院来新邻居了么?是中院还是后院的房子呀?”
    刚进前院大门,迎面就碰到了一个大妈。
    大妈十分热情地招呼,眼珠子却不停地瞅陈国华和范新河两人。
    “房大妈这是要出去呀?”谢小芳也是面露微笑。
    只是,这個微笑有些虚伪。
    “你要是不着急的话,等会儿来中院认识一下这位新邻居,省得我一个个通知过去了。”
    房大妈闻言,脸色稍微僵硬了一下。
    勉强挤出一抹笑容,道:“好好,我去一趟厕所,等下就回来。”
    说完,她就逃也似地出去了。
    谢小芳冷笑了一下,对陈国华道:
    “小陈,刚才这位房大妈住在后院西厢房,她家有六口人,大儿子已经二十三岁了,至今还没结婚。”
    五十年代已经规定了男二十女十八的结婚年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