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销量也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当初谁都不看好的报社总编这个位子,现在可以说是炙手可热。 自己之前和太子府上一群属官,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实际上都是整复杂了。 “果然一语惊醒梦中人。” “而且为了持续热度,第一天登完内容后,第二天可以登一些注解,反正就是想方设法,让报纸连续刊登几天有关《三字经》的东西,这样《三字经》自然就会成为百姓间的热聊话题。” 虽然李逍遥嘴里冒出来很多新鲜词,李承乾听不懂,但是并不妨碍理解其大概意思,这个方案不仅可行,还非常靠谱,一文钱都不用花,还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不知道是不是心病解除了,李承乾觉得这泡澡按摩确实很舒服,自己都不想动弹了。 不过正事要紧,从澡堂出来,李承乾就直接往报社赶去。 第二日,《三字经》便登上了大唐日报头版头条。 很多人在看了第一遍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慢慢的身边有不少人开始慢慢聊这个话题的时候,,在加上第二天,第三天,报纸上继续出现关于《三字经》的注解后,就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所有人都在讨论《三字经》,其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又包含了许多品德教育,不少夫子老师,更是直接将这《三字经》当做了自己的启蒙教材。 现在大唐的学院里,都能听见孩童齐齐背诵《三字经》。 国子监的孔颖达,在第一次看到《三字经》的时候,就深深被吸引了。 作为孔子的后人,大唐官方教学最高资历的人,对《三字经》的理解,更是非比常人。 大唐日报后面几天的注解,就是由孔颖达写的。 孔颖达也强硬地要求,所有国子监的学子,必须要在两日内将《三字经》背诵下来。 “好好好,好一个人之初性本善,我大唐就是要让更多人从善。” 早朝上,太子满脸欢喜地向李世民汇报关于《三字经》的推广成果。 李世民也是非常高兴,能将这种任何目的,且单纯的育人崇善书籍,让所有大唐人都知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三字经》引人向善,此功劳不亚于开疆拓土,陛下应当赏罚分明。” 在所有人惊讶的眼光中,从来都只知道弹劾人的魏征站了出来,居然是为了帮他人请功。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非要封赏,那这次最大的赢家就是李逍遥和太子两人。 不过因为立场和看实物角度不一样,所有人都觉得,魏征把《三字经》催得太玄乎了。 但实际上,站在某种角度来说,魏征这话也没什么毛病,引人从善,确实是大功一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