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腹中有蛟蛕者,轻者多面黄肌瘦、食欲不振,重者则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上腹绞痛等,更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不少医学著作都有记载,像《圣济总录》和《诸病源候论》都有提及。 “公共卫生事业。”朱元璋复述了一遍这個首次听到的词语,从名字上和上面列举的事例中就可以大致猜到一些内在含义,大致是关注百姓疾病和防控之类的,但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来佐证。 《诸病源候论》中说:蚘虫者,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府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死。 【从外形上它长得比较像蚯蚓具有可伸缩性,能够较好控制体内液压,蛔虫既让人感到诡秘又让人恐惧】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农村及乡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卫生条件也较差,家禽家畜散养粪便污染严重,田地及菜地中化肥并没有普及,都是用农家肥来进行施肥】 【所以许多农作物就被沾染上了蛔虫卵,蛔虫病又是通过粪口传播的】 【如果人们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没有洗净的蔬菜、喝生水等都有可能被蛔虫寄生】 【由于人类误食了沾有蛔虫卵的食物,例如蔬菜或者生水,而这些虫卵就会随着食物进入胃和肠道,在这种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蛔虫会快速的孵化出蛔虫幼虫.】 金陵城,和兴茶食店。 万掌柜等人都是皱着眉,身体后倾、一脸嫌弃的姿势看着天幕,从天幕中大多数人才得知了寄生虫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并知晓这对人体的危害。 特别是看到说,其每天能产卵3000多万时,一个个都是胃里翻滚!!! 而防止这种病的措施并不复杂,简单来讲就是洗手、洗干净食物,喝烧开过的水。 “就这么简单?”万掌柜都愣了一下,这困扰人们数千年的蛟蛕病,就这么被控制住了? “这其实并不简单。”店中有人叹了一声,如天幕所说,生活水平提不上来,哪有那么多心思去想这些,什么家禽家畜散养,粪便污染那是可以预见的。 而这些家禽家畜的粪便又是肥料之一,用来施肥水稻、青菜等。 “最主要的怕是观点普及吧,移风易俗哪有这么容易的。” 奉天殿前。 朱元璋等人也总结出了几点防止措施,其实和民间众人总结的差不多,关于其驱虫措施,好像就只是提到了一个“宝塔糖”,其原料等均未提及。 这倒不是很重要,如今对于蛟蛕的驱虫等已经有完备的方子了,效果也不差。 不过,最为重要的其实还是防治,就如天幕所说,只有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才能有效地进行防治。 毕竟,各种驱虫方子都没法防止人们误食虫卵,也没法子消灭这些虫卵。 特别是乡下,其环境会稍差一些,加上又没有相关的观念,所以不少人都被蛟蛕困扰着。 朱元璋想了想,又召来太医院的院使和院判等人,商量着由太医院编纂一本权威的防治和治疗常见疾病的常识性书籍. 虽说这蛟蛕病有天幕的科普和宣传相关防治法子,但还有许多的疾病,其实防治起来也是特别简单,若能做成此事,那也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 这事自然就落到了太医院的头上,张院使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朱元璋想了想,这书籍倒是好编纂,但是百姓中识字者不到一成,怕是到时候抛媚眼给瞎子看啊。 刘基倒是提出了一个好主意,将这些法子变成朗朗上口的俚语,这样宣传起来能事半功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