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氢能源-《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第(3/3)页

    到后面,大家都笑着看老方家的熊孩子背万能周期表了,反正后面的什么质子交换膜就是看个热闹,不用想肯定也是未知的材料,以朝廷的实力都搞不出来,何况个人。

    【那氢气有没有什么缺点呢,还真有,那就是技术不成熟,贵!】

    【氢气现在一公斤大概能卖35块钱,灰氢的成本一般在25块钱以下,有40%左右的毛利率】

    【灰氢的成本跟它的原材料,也就是煤和天然气的价格呈正相关,在煤和天然气价格走低的时候,灰氢的成本甚至能低到7块钱,如果加点碳捕捉技术制成蓝氢,一标方也就多个一块钱左右】

    【而电解水制氢,在一度电4毛钱的电价下,碱性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才能降到25块钱一公斤,跟灰氢成本的上限差不多,在我国新疆甘肃那边,已经发出来但没上网的电力,都是通过电解水制氢来避免浪费】

    【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成本差不多还在33块钱,基本没利润】

    【因此绿氢的市场份额目前还不到1%,80%左右仍是灰氢,蓝氢勉勉强强20%】

    【绿氢要想跟灰氢成本打平,电价差不多要降到0.2元以下,而要产生竞争优势差不多得降到0.1元以下】

    【这反过来又要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所以氢燃料电池汽车尽管有续航远、补能快、耐低温等诸多优势但因为绿氢成本太高,也没法大力发展】

    【此外因为氢气分子太小了,氢气的存储运输会非常麻烦,目前有提出的就是将氢气转化成甲烷等液态燃料进行传输.】

    唐,长安城。

    李世民认真听完整个视频,算是对整个氢气制取过程有了大概的认识,也大致对能源改革的难度有了一定的认识。

    可以说其中还是有不少的难点的,成本,存储运输,安全等,但其又是非常优秀的燃料。

    “任何能源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李世民想到了电力,从发现到普及,里面肯定也包含了无数工作者、研究者的心血,不过天幕没讲所以他没意识到罢了。

    “先将之记录起来!”李世民知道目前是没实力去研究新一代能源的,目前最重要的是铺设铁路、电线等,将煤矿、石油、电力等普及起来才是正事。

    有了这些基础设施,之后的应用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一步,可能就要上百年的时间了。

    《不光氢气储存,运输难,用起来也难,没见过氢气燃气灶,太不安全了,还是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好》

    《目前的情况下,氢作为燃料在工业上直接用氢是可以的,在生活中可能性很小,更多还是变成大分子氢化合物燃料后再使用,为了安全、储存和运输》

    明,金陵城。

    一众书吏们将评论区中的一些讨论都记录了下来,不过有时还是跟不上节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