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檄文-《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第(3/3)页

    【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上面是第一段的内容,骂得真的太狠了,本篇檄文共分为上中下三段,第一段主要是给武氏把持朝政定性,历数武则天的累累罪恶,层层揭露,并点明武氏乃亡国之祸根,从而道出讨伐武氏之必要性。】

    【来看第二段,申明起兵讨武之正义性,写自己兵强马壮,让地方识相的就赶紧投降。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

    【第三段就是道德PUA加威逼利诱,让武氏鹰爪们速速投降。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据说武则天看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一改嘻嘻哈哈的表情,严肃问是谁写的,知道是骆宾王后说人才流失,是宰相失职啊】

    金陵城中,能识字的人虽然比其他地方多很多,但很多就算识字也是粗通文字而已。

    而此时天幕虽然是开着玩笑,像捧哏一样,但依然是将这篇檄文,用大白话给讲解了一下。

    虽然不懂其中用到的典故,但读来依旧觉得抑扬顿挫,其文字间对仗之工整依然是能感受到的。

    武则天称帝,那是他们从小就知道的事情,但具体内情的话,若不读《新、旧唐书》,自然不知,如今从这篇檄文中可以窥见一二,因此一个个都像是吃瓜一样。

    “用今天的话来说,小妾勾引少主?”虽说有天幕价值观的冲击,但这种事还是让众人震惊。

    “杀姐诛兄,弑君”不少人都吓了一大跳,太大逆不道了吧。

    和兴茶食店。

    一众人听着天幕讲解才知道里面还分这么些典故、道道,只能说不愧是读书人啊,花花肠子就是多。

    骂人也讲究对称工整,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是得多读书啊,不然被人骂了都不知道。

    唐,长安城。

    气氛冷得可怕,起初李世民还能以“不是同一年代”为由置之不理。

    如今,这篇檄文直接就点名,武则天就是他李世民的更衣奴婢,以奴婢之身勾引太子,也就是下一任皇帝李治!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房玄龄等人也忍不住被这篇檄文给折服,其中对仗、典故、夸张等手法运用娴熟,气势恢宏、掷地有声,读来一气呵成,让人热血上涌。

    上一篇比较著名的檄文,还是陈琳写的。

    初唐四杰,名不虚传啊,就是其人如今身在何方。

    “查!这武氏到底是何人!”李世民冷冷说道,他刚从父皇那里接过“重担”,若是不知道其名号还好,知道了又岂能容忍大唐基业在逆子手中失掉?

    “禀陛下,是”

    李世民随着其所指,望向评论区:“骆宾王太损了,人武则天是武士彟的二女,武士彟还是应国公,利州都督呢,哪里出身卑微了?”

    “好好好!”李世民冷笑一声,可算找到你了。

    此前他也怀疑过武士彟,不过武士彟曾资助父皇太原起兵,且身兼要职,不可能因怀疑就动人。如今有了具体的名号,看在以往共同起兵,平定长安的面上,他也不好杀,只要其二女而已。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绝对是故意的[捂脸]》

    《骈文双壁之一啊,另一篇就是大名鼎鼎的滕王阁序,初唐四杰才气纵横啊》

    《大理寺日记,武则天正式出场,就甩了这篇檄文》

    《小时候家里穷,唯一值钱的,就是门口的那把大铁锁,一到下雨的时候,我就哭着跑到门口抱着铁锁,大声喊:老铁,你别锈了,你别锈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