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回 王法-《明末:辽东雄狮》
            
            
            
                
    第(2/3)页
    大明律例岂是一个小小的杨承应能随意更改!
    可他不好在这个场合提出来,会招致各方面的不满。
    不行!必须上书朝廷,防患于未然。
    正想着,茅元仪向他走了过来。
    “方巡按,最近过得好呀。”
    “还行。”
    瞧杨承应在安抚齐大壮,距离有点远,方震孺又小声道:“你专程跑这一趟,辛苦啦。”
    茅元仪听出这里面有反讽的意思,便笑道:“这些技术熟练的铁匠倘若因此被杀,实在可惜。”
    “可是,你们置王法于何地?”
    “偶尔也照顾人情吗?”
    “哼!”
    方震孺这些天憋了不少气,好不容易逮到一个熟人,自然要发泄一下。
    茅元仪也瞧出来了,回头瞅了眼杨承应。
    见对方还在和齐大壮说话,没有注意这里,小声问道:“方巡按最近受了气?”
    “受气?哼!”
    方震孺没好气的说道:“你可能不知道,现在肯听我说话的人只要你一个。”
    茅元仪尴尬的笑了笑。
    他怎么会不知道,新屯主要管事的人是前不久投降来的范文程和反正的鲍承先。
    方震孺空有巡按的身份,却无法插手具体事务。
    孙元化对技术的琢磨,远胜于人情世故。
    “我来的路上,粗略地看了一下,他们管理的挺好。”
    茅元仪说道:“将军慧眼如炬,不会任用庸才。”
    “不经过巡抚衙门,就招降纳叛,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方震孺早想说了,正好茅元仪在,就想通过他,提醒杨承应。
    “将来总不能一直困在这里,还是要进攻奴酋的地盘。”
    茅元仪解释道:“将军也是在树标杆,给那些投降奴酋的将领一个模板。”
    方震孺觉得茅元仪没理会自己的意思,把他拉到一边。
    “就算这样,也应该先告知经略和巡抚啊。”
    “以当时的情况来得及吗?”
    “这……”
    “巡按大人,你似乎已经陷入了某种固执的地步。”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客观事实是金州孤悬在外,不可能事事请示巡抚。巡按不从中调和,却添一把火。”
    “我,你说我火上浇油!”
    “有性格的武将能打仗,没性格的武将不会打仗,巡按大人的衙门只能回到辽西。”
    “你呀你,我……算了,不和你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