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回 不肯来-《明末:辽东雄狮》
            
            
            
                
    第(3/3)页
    “杨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我看,你就同意吧。”
    这的确是实话。
    春耕已经展开,如果不能及时把百姓运过来,耽误了春耕,老百姓吃什么!
    算了,每次少运点就少运吧。
    “这次看在游兄的面子,我就同意了。”
    杨承应松了口:“我明天就去大长山岛搞基础建设,希望贵方也要快。”
    “放心吧,我一回去就帮你催促。”
    能完成任务,游士浑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眼下只是双方拉扯,没有大问题。
    真要是把杨承应惹急了,向朝廷奏上一本,那就把事情彻底搞复杂了,也可能要挨朝廷的批评。
    那登莱的困难会更大。
    “其实,你们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和船。”
    杨承应突然开口。
    “愿闻其详。”
    游士浑竖起耳朵听。
    “运百姓一定要秘密又迅速,一旦被建虏察觉,调兵来打,我们怎么抵御?”
    杨承应担忧地说道:“我手底下的兵,都在北边。南边的这些兵数量少。一旦两军交锋,我战败事小,百姓再遭兵燹事大。”
    “唉!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大家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游士浑也是长叹一声。
    不说之前就有几次后金越境的事,就说历史上,也出现好几次毛文龙迁徙百姓,然后被后金撵着打的情况。
    后金士兵在镇江堡驻守虽然不多,但每次打仗还有包衣和炮灰随行,数量也不少。
    针对这个情况,杨承应派人把宁完我召来。
    “宁先生,工匠都招到位了吗?”杨承应问。
    “自然。而且我还验了一下他们的技术,都不错。”
    宁完我微笑着说道。
    “那就好。”杨承应话锋一转,“我现在担心一件事……”
    他把担心后金士兵察觉后,越境追杀的可能性说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帅可能需要调一千中军随行,准备和附近的后金士兵打几仗。”
    宁完我说道:“既能坚定百姓的信心,也能给朝|鲜打气。”
    杨承应眉头微皱,这可是涉及到跨境调兵啊,属于两国之间的事情。
    “我上一本,求朝廷派给我一个使者,关键时候代表朝廷,与朝|鲜交涉。”
    杨承应说到这里,索性坐下,提笔写奏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