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无耻士绅 下-《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但饶是如此,也不是上来就谈正事的,陈子壮顾左右耳,而沈犹龙则是沉稳招架,谁也不把正事率先说出来。
陈子壮摆明了是要堕一下沈犹龙的威风,非要他亲自开口,当着列席众人面的恳求才行,而沈犹龙正是懂这个道理,故意拖延。
“这老匹夫,当真是脸皮厚。”李肇基一开始也没有发觉什么,还以为是士绅都是耕读传家,不好当众言钱,但大半个时辰过去,说的还是鸡毛蒜皮的无聊事,渐渐也就明白了个大概,心里骂道。
要说这陈子壮,在崇祯一朝也不出名,但却是后世广东一省抵抗清军入侵的旗帜性人物,是岭南三忠之一,李肇基昨日听说是陈子壮邀请,还想着这位后世有名的忠臣还不慷慨陈词,行为国为民之大义。
谁曾想,竟然也是自私自利的明朝士大夫。
“果然,死了的士大夫,才是好士大夫。”李肇基眼见这群人个个冠冕堂皇,心里补了一句。
陈子壮身为主家,自然占尽天时地利,终究还是沈犹龙败下阵来,酒过三巡,沈犹龙放下了筷子,选择认输这一遭,主动说道:“列位,今日你我相距,是本地文坛是盛事,但却不知道下一次在何时,亦不知有没有下一次。”
众人心里早就有所准备,知道沈犹龙要谈捐输之事,全都静了下来,听沈犹龙说,他们不说话,因为一切都由陈子壮这位士绅代表打理,陈子壮笑着给沈犹龙添酒一杯说道:“大人何出此言,您为官忠俭,为人仁厚,泽被岭南,本地士绅和朝廷官员都看在眼里,日后必福报,将来必将前程远大呀。”
他这话,立刻迎来本地士绅一片颂扬之声。
沈犹龙摆摆手,说道:“实在是国事艰难啊,沈某治下虽然粗安,但不过是一隅之地,大明却是困顿多年,动荡日久。辽东、中原之事,自不去说他,便是说这八排瑶乱,历经多年,其主力已经溃散,瑶贼遁入山林,正是除恶务尽,收官收尾的好时候,但却因为粮饷不能为继,怕有死灰复燃之患啊。”
虽说列席士绅来时,都已经知道今日来是捐输粮饷的,却也没有点破,陈子壮说:“老父母管理本地军政,上达天听,下安黎庶,不知道朝廷可有良策?”
“诸位可知三边之事?”沈犹龙忽然反问。
众人相互看看,不知沈犹龙怎么把话题从岭南却饷直接转移到陕甘三边,当即摇头。
陈子壮虽然致仕多年,却是个消息灵通的,主动说道:“孙白谷今年初无罪释放,蒙天子不弃,得以起复为兵部侍郎,前些时日率京营之兵解围开封,而后三边总督于襄城遇难,天子委孙白谷暂代陕西三边总督,孙白谷已经赴任,先杀通贼总兵贺人龙,已坐稳大位,主持西北军政了。”
陈子壮说的孙白谷自然就是孙传庭了,而沈犹龙就是借他的嘴,说出此人。
沈犹龙随即顺着他的话说出去:“孙大人请饷百万,要破流贼,而朝廷无饷,孙大人便命人清理军屯田亩,以为军资呀。”
“老父母!”原来还淡定看戏的士绅们,听到清理军屯四个字,当即就坐不住了,一个紫袍老者更是激动的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这种恶法断不可效仿,这是祸国殃民之举啊,虽然一时有效,但动摇国本,饮鸩止渴。”
“是啊,是啊,军屯的事,大明两百多年,已是一笔烂账,如何清理干净,肯定会引发地方骚然,一发不可收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