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枪-《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每个工位只有两座炉子,各自有七八个工匠和学徒在忙活,敲打声此起彼伏,而两片工位之间,则是堆着各类工具、物料和架子,在防雨的车间里,还盖了篷布和草席,似乎两个工位谁也不想看到对方。

    车间是半地下的,因此李肇基进来就相当于直接上了二楼,他没有打搅正在工作的两拨人,甚至还招呼自己和阿塔的随从出去,把参观的人降低到了最少。

    “先看成品吧。”李肇基不动声色,对引导参观的何良焘说道。

    一行四人下到车间里,走到枪架前,架子也泾渭分明的分成两个,相对放置,各自悬挂着已经做好的火枪。

    四个人各自上前取下一杆,在手中查看,何良焘捧着火枪,却偷瞄李肇基的反应。

    李肇基细细查看火枪,脸色凝重,微微摇头,很不满意。

    唐沐摸着枪管,爱不释手,但很快脸上多了些嫌恶。

    只有阿塔,一手一支,不时摆出个姿势来,兴奋莫名。

    李肇基放下手里的火枪,又拿起另外一支来,看了一眼放了回去,他直接对何良焘说:“何先生,这些火枪都不合格。”

    这些火枪不是李肇基要的火绳枪,而是明军传统的鸟铳,其区别很大。

    李肇基要的火绳枪需要用抵肩发射的枪托,现在商社的火绳枪都是如此,无论是缴获自英吉利船,还是在澳门采购的,只要合格的,李肇基都让木匠改良成了可以抵肩发射的样式。

    至于商社标准火绳枪拥有的分装弹药、皮制携行具、刺刀等配件,更是一概没有。

    最让李肇基不能满意的是,这些鸟铳根本就不具备装配刺刀的基础条件。

    当然,现在商社护卫队使用的火绳枪装配的刺刀也很简易,就是打造一把棱刺或者改造一下顺刀,刀柄以软木制成,削成略大于枪管的直径,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塞进去,并非是燧发枪时代的套筒式或者卡座式的刺刀。

    这是简易到极致土办法,即便如此,鸟铳也不能用。

    这是因为,商社的火绳枪大多是缴获自英吉利船队,是欧洲的苏尔式火绳枪的各种变种。

    这些火绳枪的枪管在贴枪托的一面有底座,而枪身与底座是用铆钉刚性连接起来的,浑然一体,所以插上刺刀,进行拼刺的时候,枪管与枪身也不会脱离。

    实际上,大明的鸟铳早期也是这么做的,毕竟大明的鸟铳仿制自日本火绳枪,而日本火绳枪则仿制自葡萄牙火绳枪,本质上是一脉相传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