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长崎-《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马场大人,多日不见,您可安好,求见您一面实在太不容易了。”郑泰说道。

    郑泰是郑芝龙的侄子,比之郑成功年长,平日就被重用,此时在长崎负责打理对日贸易,相当于郑家在日本的代表。

    而见到郑泰,马场利重也就知道他的目的了。

    长崎奉行地位尊崇,而且很特殊,既是长崎的行政司法长官,也是防备敌人入侵和邪教传播的警备司令,还负责贸易事务,同样也是与外国交涉的外交官。

    早期长崎奉行只有一人,但岛原之乱后,增至两人,但长崎奉行也实行交代制度,即交替更换。其中一个人在江户,一个人在长崎,在江户时便是在府奉行,在长崎时便是在勤奉行,每年九月进行交代。

    与马场利重一起担任奉行的便是山崎正信,此时正在长崎。

    去年九月,二人交代,山崎正信便是引荐了郑泰给他,山崎与郑家关系一向不错,从郑家牟利甚多。

    长崎奉行多是旗本武士,其俸禄本身就高于其原有收入,更是可以用御调物的名义,以接近原价的价格买入进口货物,单后在京都、大阪等地倒卖,谋取暴利,每年八月,还可以向当地市民、商人收取钱财,仅此一项就超过千两白银。

    外国商人也会赠送礼物,临近诸藩也会如此,这些收入全都是幕府认可的特权,是可以安然落袋的。

    然而,马场利重对郑家并不感冒,甚至颇为敌视,这主要与生丝有关。

    生丝是长崎进出口贸易之中的最重要货物,日本实行丝割符制度。

    这个制度是在长崎建立了丝割符仲间,也就是丝绸交易公会,在长崎奉行的指导下,由公会领导者,也就是年寄代表公会与外国商船交涉,确定生丝的进价格,然后全部把生丝买公会。

    把其中质量最好的生丝交由幕府,这就是将军丝,而其余的分配给各地的商人。

    这意味着,生丝的价格是确定的,利润也是固定的。但问题在于,这个制度也有漏洞,那就是每年丝价是在春季就制定好的。

    往年不算什么,明国、南洋诸国和洋船都来卖生丝,与这些人相比,代表日本的丝割符仲间是强势的,但这些年,郑家逐渐垄断了这个市场,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郑家故意在春季少运生丝到长崎,还控制其他商人在这个时候卖入,导致春季的生丝价格很高,而春天的价格就是一年的价格,让日本损失颇大。

    山崎正信及前任奉行们,收了郑家的好处,对此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马场利重却不愿如此。

    但他一人之力如何与整个丝割符仲间对抗呢,生丝抵港数量太少,今年的价格再一次被炒高了,而郑泰一手造成了这个局面,马场利重对他的态度自然就恶劣了。

    “若我知道是你请我,便是为白乐天的诗集,我也不会来。郑大人,告辞!”马场利重甩袖离去。

    郑泰说:“今日我求你办事,你答应与否,我都会把诗集送你,你若现在走了,那宋版诗集,我便一把火烧了,马场大人,你后半生,每每想起我暴殄天物,或许都会懊悔吧。”

    “你......!”马场利重闻言,登时暴怒,冲上去恰住了郑泰的脖子。

    郑泰本也有些功夫在身,但马场利重突然下手,他也没反应过来,几番没有挣脱,一脚踹翻了矮几,酒具破碎的声音引来了外面的真圆。

    真圆大师拉开马场利重,说道:“马场大人,你理智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