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事-《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陈上川微微摇头,还是把实话说了。去年他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今年母亲又是去世,变卖高州的那点祖产,投了肇庆的舅舅。

    舅舅家也是书香门第,但家中子弟很多,虽然帮忙办理,入了肇庆府学,但读书备考,消耗巨大,舅舅也是在供不起这么多的孩子,陈上川不忍舅舅为难,便是来到广州,入了一商贾家做老师,偶然听闻东方商社招募师爷去海外,薪酬很高,他当初佩服李肇基为人,心想着这是一个门路,因此也就来了。

    “你这么一去,可是坏了前程。此去是佐渡,原倭国之地,你若是离了府学,日后人家不认你为明国人,不让你考科举,如何是好?”唐沐和李四知都觉得可惜。

    陈上川无奈摇头:“一文钱难道英雄汉,我能如何。原受科名之累,日日精研四书五经,学而无用,倒是与你们在广州施粥,济世救民,颇得益处。此番放弃科名想法,顿觉天大地大,大丈夫何处不可去呢?”

    “若是旁人,就凭你这几句话,也该再饮几杯水酒。可是陈先生,你顶好的学问,可不能轻易放弃了。”李四知说,他看了看唐沐,想了想:“左不过还剩两个来月的时间,我赠你些银两,你去考秋闱。

    要是高中,您成了举人老爷,把钱还我就是,今日之事,便无人再提,若是不中,你再去淡水,就说当初大掌柜那般看重您,也不会轻慢相待的。”

    “就是就是,大好的机会,万不可放弃,我手头也有些银子,和四知凑一百两给你。”唐沐也说道。

    李四知点头:“我去拿七十两银子来,唐兄,你再凑三十两就行。”

    唐沐按住了李四知的肩膀:“四知兄弟,你回淡水可还是要成亲的,手头没有银钱怎么行。倒是我此次北航,得了不少赏银,朋友有通财之谊,我拿七十两,你凑三十两吧。”

    陈上川当初放弃考科举,就是因为没钱,哪里是心里真的放下,现在眼前这两位朋友,你一句我一句,便是凑了百十两银子出来,如今秋闱不过两个月,铁定是够花销的。

    “多谢二位,不论是否高中,陈某人此生不忘你二位恩情。”陈上川热泪盈眶,差点就要跪倒在地,是二人伸手搀扶起他来。

    “可是不敢受秀才公的头,些许银钱,算不得什么。”李四知连忙说道。

    终究,李四知既没有娶亲,也有蓄须,而是准备北上抵达佐渡,见过李肇基之后再行商议。

    十天后,一支船队从淡水起航,一共有四艘船,一大一小两艘亚哈特武装商船,两艘平底沙船。

    小型的亚哈特船便是送李四知往来于澳门与淡水之间的白头鹤号,而大型的亚哈特商船则是由葡萄牙议事会出资建造的两艘中的一艘。

    淡水的造船厂,随着大量资本的注入和来自各地的木材涌入,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开始为合作伙伴制造船只,澳门议事会先是投资建造了一艘大型亚哈特船,其实就是东方号的翻版,用于突破荷兰人封锁,返回果阿乃至本土,而造船厂当时未有把握制造这种大型亚哈特船,既然葡萄牙人愿意,他们自然也愿意拿着别人的钱试一试。

    结果一切顺利,那艘船六月中旬下水,在澳门与淡水之间往返两次之后,已经开始打着商社的名义,往返于澳门与马尼拉之间进行贸易,待北风一起,便是西去果阿。

    而这一艘则是六月二十四日下水的,稍早于白头鹤号,原本也是加入马尼拉至澳门的航线,但因为北援出战,被刘明德和杨彦迪二人联署命令,直接在淡水征用了。

    不过,还有一艘同等级的亚哈特船在下个月下水,这才是属于商社的,可以补给葡萄牙人,另外赔偿其一部分费用。

    两艘平底沙船则是往来于江浙与淡水之间的明国商人出资建造的,因为洋船在大明境内,尤其是江南太过于扎眼,所以没有商人敢用。但江浙商人到淡水贸易,很大的成本就是向郑家购买行水令旗。

    但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想了两个办法,一个就是绕远。从江南出发后,进入北洋航线,沿着朝,鲜半岛、对马、九州、琉球这条航线航行,沿途在对马、长崎、琉球进行贸易,进入淡水,返航亦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