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士绅的嘴脸-《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陈子壮呵呵一笑:“莫要叽叽喳喳个没完,咱们一条一条的谈。先说香港岛交由李肇基管制,此事如何?”
有人说道:“那就是一贼寇盘踞的荒岛,以往多是走私商人和海贼往来,四姓一乱,原有的设施也是毁了大半,此番又要大战一场,更是荼毒不少。这等地方,非膏腴之地,给了也就是了。
这海关倒是未必设在岛上。”
“非也非也。”林老爷起来,说道:“这海关就该设在那香港岛,这是海关,收的是进出口的税,广东有船出洋,需要缴税,外面有船入粤,亦需要缴税。
可广州货船若贩货去粤西、粤东,便是不需要缴税的,若把海关立在广州或其他繁华港口,试问,你怎么知道出海的大船,是出洋的,还是本省贸易的?
那些船东、掌柜,人人都自称是本省贸易,那岂不是无人缴税了,这海关不设也就罢了。”
“可若是海关立在香港,就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人问。
林老爷点头:“那是自然,设在香港,自此番货入粤还是粤货出洋,都必须经过海关,那香港进出之大船,都可以收费。”
“可若有船从其他港口出入,赴两洋贸易呢?”有人又问。
林老爷说:“这出洋之船,岂能是片叶小船?李肇基这也不是说了,在琼州和潮州各立一海关,就是为了缉私之用。若是洋船番船,直入香港,不许去其他地方贸易,而我明船,从南洋归来,要先去琼州海关报备,获得船牌,东洋之船,在潮州报备。那么潮州至此琼州这粤海之上,只要大船没有船牌的,便是走私船。
当然,也不是所有走私船都能抓到,可一旦抓到,便可连船带货充入海关之中。”
众人微微点头,都是心道林老爷不愧能从陈子壮手里争夺团防局的财权,这水平着实不低。
陈子壮问:“李肇基提了两个法子,仿澳门例子,以洋夷身份据香港,或让东番土蛮称臣纳贡,以贡船停泊名义管理香港。林兄,你以为哪个合适些?”
林老爷陷入沉思,似有犹豫,反倒是那位年纪最大的提出了一个疑问:“总督大人,诸位同僚,你们与李肇基打交道多些,老朽倒是想问一问,这李肇基到底算不算咱大明人士?”
“听说他祖籍山东,自幼出洋贸易,漂泊多年。”
“不管他算不算,那商社中人,以大明人为主,尤其是粤人最多,倒是有些南洋华人。可老夫听说,东方商社不侍洋教,不尊番王。老夫此前荐给东方商社的账房来信说,他们在淡水办学,教的是四书五经,辅之以术算之法。
就连说话,为迁就李肇基,都可以学北方官话。
这商社总归是大明商社吧,对了,传言海忠介公家不是其股东嘛。”
黄老爷连连摆手:“不能这么算,若他东方商社是大明的商社,他在淡水整兵经武,又造枪铸炮的,那岂不是造反?再者,他与倭国还在作战,他若算咱们大明的商社,倭国岂不要找朝廷调停。
到时候,京城那边都听到的是东方商社的坏事,岂能让我们与他合作,还不以其为海贼,让粤省剿之?”
“林兄,你以为呢?”沈犹龙还是看向林老爷。
“渭源兄,您见多识广,有什么就说什么嘛。”陈子壮也说。
林渭源呵呵一笑:“李肇基身份这件事,老夫觉得反不要去断,省的麻烦。至于进驻香港的理由嘛,老夫以为,东番朝贡似乎更为妥当些。”
“何解?”沈犹龙问。
林渭源说:“在香港行事,有咱们照拂,未必需要什么名头。李肇基索要香港,不过就是为船队服务,又不是裂土封茅,其船队以商社名义行事,武装则以海关名义行事。
倒也无妨,关键是其未来愿意助战朝廷,北上平寇御虏。那是要离开粤省,出入北境,要仿澳门例,李肇基等皆是明人模样,如何说得过去。不如就让其东番朝贡,诸位且想,李肇基等虽然模样和我们一样,但个个断发剃须,其衣着也与咱们有别了。就说是东番习性,不知内情的人,也未必分辨的出。”
“说的对,说的好。”沈犹龙击掌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