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请先生赐教。” 李肇基直接说道:“满清以八旗为军制,上马为军,下马为民,实力不容小觑。以我所见,天下各方,以满清最强,李闯、辽镇、大明等,概不能敌。 满清八旗分为满蒙汉,各有八旗,其中满洲八旗有三百多牛录,蒙古八旗有一百二左右,汉军八旗一百六。 名义上一个牛录三百人,其实很少有如此满编的,大部分牛录二百人规模,因为皇太极屡屡拆分,所以更少者居多。 简略一算,满洲八旗当有丁口五万五千左右,八旗蒙古再算上察哈尔,不会过三万,两年前,汉军八旗刚成立,两万四千人,经过松锦一战后,丁口增长,应该在四万左右。 还有三王一公,孔有德有三千一百兵,耿仲明两千五,尚可喜两千三,沈志祥部千余人。 此外还有隶属于满清的外藩蒙古,共有九百六十牛录,与八旗牛录不同,外藩多五十户为一牛录,因此有户数四万八千左右。 这就构成了满清所有的兵力........。” 吴三桂和夏国相听着,两个人惊讶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因为这事关满清的最高机密,纵然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在那边担当要职,也知道的不会这么详细,但却被李肇基轻易说了出来。 而李肇基却继续云淡风轻的说道:“以我所见,满清可动员兵力在十六万左右,当然,纵然倾国之力,也不会全部出战。兵马三分,两分出征,一分留守,因此,清军若进攻,理应有兵十万左右。 仅仅数量就是两倍于辽镇,而清军多马,行军快,冲击力强。且有乌真超哈,所部红夷炮,冠绝天下。辽镇,怕是不能敌,就算是李闯,也未必是其对手。” “先生说的极是,极是啊。”吴三桂说道。 李肇基呵呵一笑,又点了点吴三桂手里的鸡蛋,吴三桂连忙剥了起来,李肇基继续说:“论起心胸,皇太极此人超绝天下,李某听说,平西伯的舅舅,祖大寿大人,对满清是降而复叛,但再降满清之后,皇太极对其宠信有加,一应罪过,既往不咎。 多尔衮远不及皇太极,但其是倾国而出,是赌上国运的,为了国家存亡和个人权柄,他也会极力拉拢辽镇。 那孔有德等三人,不过带去了两三千兵,就可以封王,您麾下有五万精兵,一个王爵是跑不了的,这比李闯那边的前景要好,李闯也就能给您个侯爵。 但与李闯一样,满清给不了您多少银两犒赏军队,也就是许您世镇辽西罢了。 据我所知,满清对归附的汉臣很是不错,三王一公庄园都是集中安排,与藩地靠拢,人也可居于藩地,可谓自成一国。倒是满清自己,一应贵族都需要住在沈阳,不得自由。 若在李闯与满清之间选一个,还是选满清的好。李闯害死崇祯,是大明国敌,你投李闯,是叛国,是叛逆。但东虏不同,以我所见,未来朝廷在江南新立,或许会联合满清,剿灭李闯呢。 而你投满清,可以自称身在曹营心在汉,若是闹的好了,可以是奉旨投清,也可以保全声名。” 夏国相听到这里,忙不迭的说道:“如此说来,满清实力强,给的好处多,还有机会保全名声,投之倒也不错。” “你莫要插嘴。”吴三桂提醒说道,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投了满清,少不得要剃发,那猪尾巴辫子梳起来,还能去掉吗?” 说着,吴三桂把剥好的鸡蛋放在了李肇基面前的碗里,又拿起了最后一颗,说道:“李先生,三个鸡蛋,您讲了两个,就看这第三个了。” 李肇基眼见吴三桂要剥鸡蛋,出手按住了他的手,说道:“平西伯,这第三个鸡蛋,李某不好解说呀。” “这是什么道理,现在咱们都为大明效力,你李闯、满清都说的头头是道,怎么到了大明这边,就不好解说了。”吴三桂不解。 李肇基说:“李某到底是受雇于沈犹龙大人,若我在你这里说了太多大明的好话,让三个鸡蛋里,大明这一颗过于出挑,您会以为我是来给沈大人当说客的,我这脑袋瓜,可就保不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