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空虚-《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3/3)页

    我只能是调集兵马尽快占领那些关键隘口,防备一二吧。”

    李自成立刻吩咐从各营抽调与鞑子打过交道的侦骑出边墙侦查,之后才说:“朕现在担心的是,东虏和吴三桂合作,从山海关冲进来。”

    李来亨擦了擦嘴,用酒压了压嘴里的味道,说道:“皇上,微臣倒是觉得,东虏绕草原进来的可能性大。”

    “从何说起,可有证据?”李自成立刻问道。

    李来亨说:“就以那领催家举例,领催的女人和他弟弟说,家里有大牲口四十多头,马匹、骆驼、骡子都有,还有大车六辆,但此次出征,却只是带了两辆车。

    大牲口却带了二十多头,而且按照吩咐,征走了三个月的军粮,而正白旗的人说,他们准备了七十天的军粮。

    试想,若是走辽西、山海关,应该是用车多,用牲口少,毕竟牲口能吃,而沿路都是官道,用牲口拉车,运的辎重多。而领催家是恰恰相反,是用车少,用牲口多,似乎更符合走草原这一条线。

    再者,若是从辽西走,该去锦州集结才是,尤其是辎重,但直接去盛京集结,若再走辽西,一来一回,多走几百里。而且,走辽西进边墙,抵达京城,沿途都是富庶之地,用的着准备那么多粮食吗?

    如此种种迹象都表明,东虏可能是绕行草原,草原缺乏道路,因此牲口驮辎重比车辆运输更合适,又是要下雨的季节,车辆在草地上可走不了,也因为绕草原,所以准备的粮食多,而看地图,进草原,从盛京出发也是合理的。”

    李来亨虽然年轻,却是把话说的有理有据,让大家信服。

    李自成更是欢喜说道:“来亨,你小小年纪,不仅果敢能战,这脑子也是聪明的很嘛,你说的这些,非常重要。”

    李来亨挠挠头,被当众夸的有些脸热,实际上审讯都是在船上,他晕船晕的厉害,根本没那个气力,是唐沐在审,他只是在一旁听着,唐沐问的明白,他听的仔细,才说的这么有理有据。

    “汝侯,如此,你怎么看?”李自成看向刘宗敏,问道。

    刘宗敏仔细考虑,说道:“如来亨所说,确实走草原一路的可能性更大,据我所知,蓟镇边墙多还是明军残部在守,而东虏破墙进来好几次,守是守不住的,只能是进关来打。

    可这边招抚吴三桂需要大军,那边应对东虏也需要兵马,咱们有些分身乏术。”

    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