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详情-《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李自成现在折返京城,是为了筹措粮饷,布置兵马,应对东虏寇边,那么次要工作,也就是招抚吴三桂就落在了留在山海关外的大将身上,而过几日,骑兵也回京城,那就不是这位大将没有完成皇上的圣旨,和皇上有什么关系,李自成的面子也就保全了。
刘宗敏眼见众人神情有异,立刻明白了宋献策的话另有深意,他虽然政治头脑简单了些,但也不傻,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过来,脸上的表情转换了几个来回,又是说道:“你们怎么不说话,这样太麻烦了,没有骑兵,那些步兵能做什么,粮草来来回回的供给,损耗多少呀。
军师这个法子,不好不好,吴三桂是铁定不会现在归顺的。”
想明白了其中深意,刘宗敏还在装傻,其实就是不想成为留下招抚吴三桂那个人。
李自成哈哈一笑,果然说道:“汝侯,军师的计策还是很好的,你不明白,就不要反驳了。你速去各营,交代一下,布置拔营回京的事。”
众人也不知道刘宗敏真傻还是装傻,见他嘟嘟囔囔出了帐篷,也就不说什么了。
张鼐看了看众人,说道:“皇上,微臣请求留下来,招抚吴三桂。”
李自成微微点头,迎难而上,是忠臣表现,张鼐是他从孩儿军中一手简拔的,这留下必然是声名受累,他还主动请缨,可见忠诚。
李自成还未说话,李过微微摇头:“义侯,你过于年轻,平日精力多用在军务上,吴三桂那等奸诈小人,你未必对付的了。你还是随皇上回京布置吧,由我留下,和吴三桂周旋几天。”
李自成看了看二人,还是觉得李过老成持重,更适合些,而且李过是身边跟随最久的老臣,又是宗室,一点声名损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亳侯,此事交由你了,迫使吴三桂归顺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注意山海关的动静,朕还是有些顾虑,怕吴三桂投了东虏。”李自成说。
李过微微点头:“微臣明白了。”
“好,各自回营准备吧。”李自成说。
李来亨也是从垫子上起来,他缓了好久,身体松快了不少,见李自成要散了军议,立刻打断:“皇上,另有一件事微臣还未来得及禀报。”
“还有什么事呀?”李自成问。
李来亨说:“皇上,此次突袭辽东,侦查虏情,微臣与李肇基麾下亲将唐沐打交道不少,也接触了李肇基战舰上的船员,得知了很多情况,需要禀告皇上,另有一件要事。”
“哦,你不要着急,反正拔营事烦,有的是时间让你说。”李自成对李来亨越看越是满意,心里想着,待过几日,要当真封他个官职,让他当起差事来。
“是,皇上。其实咱们弄错了李肇基的许多事。
看起来,他似乎是吴三桂的军师,实际并非如此,这人说的是京城官话,可却是南方来客,也不是辽镇之人。
他是一个海商,拥有一家名为东方商社的大商社,他的人都叫他大掌柜。但这商社,可不是咱们以为的那些商社,在觉华岛,微臣亲眼得见,李肇基拥有诸多炮舰,每一艘炮舰上都有十几门或者七八门的红夷大炮。
而且他还有一旅精兵,据说有四五千人的规模,铳炮犀利。
他那些亲随手下,从打扮到行事风格,都与军队没有区别。
对了,皇上初抵山海关时,所见那小红夷炮,以及那日亳侯与军师会谈,所见他射的很准的鸟铳,都是李肇基的部曲,与吴三桂无关。那小红夷炮,名叫野战炮,那特殊的鸟铳,名叫燧发......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