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两封信-《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朕封你为果毅将军,依旧在亳侯身边行走,与东方商社李肇基往来通联的事,你要多多效力,为亳侯,分担。”
    “是,皇上,微臣叩谢隆恩。”李来亨兴奋的难以抑制,当即就跪在了地上。
    李自成说:“义侯,你亲自去一趟天津卫,按照李肇基所说的地方,把那些炮兵和野战炮弄来。
    你前些时日也看到,这些野战炮轻便迅捷,威力很大,两军对垒,必有大用,所以,对待那些炮兵,态度要和善,人家需要马骡、火药,你要全数供给。
    另外,若李肇基给他们开了饷银,你问清楚之后,按照李肇基开的饷银,咱们再给一份,若李肇基没给饷银,你也问清其饷银多少,在咱们大顺效力,一律给两倍的饷。”
    张鼐其实心里也是这个意思,李自成如此交代,他反而更欢喜了,说道:“是,皇上,微臣定然要对这些人掏心掏肺,要比李肇基对他们还要好,等哪天李肇基想起他们了,唤他们回去,他们也不想回去。”
    “嗯,好,朕就是这个意思。”
    李来亨则是在一旁说:“皇上,听唐沐说,差遣到咱们这里来的炮兵,是从广东一个叫澳门的地方雇来的,其中不少洋夷。”
    “就是汤神父那样子的人吧。”李自成想起在京城会见前明官员时,就有钦天监汤若望,模样、语言都很怪异。
    “对,就是那样的人。
    洋人多信洋教,饮食和语言都和咱们大不相同。微臣在京城时,安顿汤神父他们,就闹了不少笑话。”李来亨说。
    李自成点点头:“张鼐,那你先派人去京,把汤神父请来,随你一道招应这些洋夷炮手。”
    “是,还是皇上想的周全。”张鼐连连点头。
    李过说:“皇上,京畿局势紧张,东虏势强来打,以现有兵马,怕难应对,还是调兵增援的好。”
    李自成回答说:“朕也有这个意思,但湖广之兵是不能调的,要给明国足够大的压力。留守陕甘的兵是防备鞑虏骚扰的,现在东虏来打京城,鞑子必然跟随,也就不用防备了,朕准备调高一功来京。”
    “皇上,说起陕甘,军议之前,倒是有陕甘来使,因为皇上召唤,微臣一时没有见。”宋献策说。
    “军师,你速速去见,看看什么情况。”
    宋献策连忙去了,余下众人闲聊,问李来亨有关东方商社和李肇基的情况,显然对这个人这个势力很有兴趣,说的起劲,就见到宋献策匆匆赶来,说道:“皇上,皇上,确定了,东虏入寇。”
    “哦,可是蓟镇那边发现东虏行迹?”众人都是警觉起来。
    宋献策连忙把一封奏疏递给了李自成,说道:“是榆林守将王良智的奏疏,说了东虏行迹。”
    “榆林守将怎么知东虏行迹?”众人狐疑,毕竟榆林在陕北,与东虏也不挨着。
    但当奏疏内容被大家知道,众人也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李自成占领西安,登基称帝的消息,很快就被蒙古鄂尔多斯部知道,这些满清外藩立刻把消息传递到了多尔衮哪里,彼时多尔衮定进军中原大计,立刻传一封书信,让蒙古人去西安交给李自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