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对攻-《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最为关键的命令则是传达给了杨彦迪,在破了敌人进攻的盾车阵之后,游阵解散,三个步兵营与赵大河的两个营,以营为单位,组成横阵,在左右两翼两个方阵的掩护下,向着清军进行压迫性进攻。而他们的后方则是由唐沐的骑兵掩护。
“好了,各营以旗号联络,听令进攻,不得迟误,违者军法从事。”李肇基在部署完毕之后,主动向各营重申了纪律。
东方旅本就有反攻的打算,但李肇基坚持是防守反击,先让清军出招,现在清军摆出了盾车夹线进攻,李肇基则对反攻预案稍加改造,即刻下令。
他的部署非常快,清军的盾车还未接近到三百步,就已经部署完毕,等接近到二百步的时候,赵大河指挥的两营一连已经形成了营方阵,而重新结成的本阵也在李肇基的亲自指挥下,向东北方向做战术机动,因为要维持方阵,且还要把辎重弹药和伤员保护在方阵内部,所以速度很慢。
但机动必须抵达位置,因为中间的五个营会在不久之后变成横阵,因为西面不不远就是海边的复杂地形,因此为各营获得空间,就要靠本阵的移动拉开距离。
当然,清军的进攻速度也不快,在东方旅完成变阵之后,济尔哈朗和阿巴泰都认为,这是要侧击己方盾车,而这一切是在博洛的预料之中,因此计划继续进行,索尼负责的盾车有条不紊的展开,而且前进的速度比较缓慢。
除了这片旷野之中不乏雨水冲刷出来的沟壑、坑洞之外,最重要的是索尼想要在远距离上,消耗北角炮兵的弹药,毕竟距离越远,炮击命中率就越低,而索尼也知道,红衣炮是需要散热的,最好等东方旅的炮兵打的炮管火热,结束炮击才是最好。
随着清军进攻,七十辆盾车排成夹角阵型前进,把六百名精挑细选的弓箭手和四百名推盾车的包衣掩护在后面,车上除了防御力强大的盾牌,还带了铁锹、鹤嘴锄、箩筐、草袋之类的工具,必要时进行土工作业。
在盾车后面,则是一千名下马的八旗兵,他们排列成稀疏的阵型前进,避开对方的炮兵袭击,这一部,济尔哈朗交给了博洛指挥,安排则适当的时候冲破敌阵。
这批士兵的后面还有一支机动兵力,有二百名弓箭手和两百甲兵,以及二百名推动盾车的包衣,亦是各旗的精悍之辈,他们的任务就是东方旅发动进攻后,侧击对方,一开始他们布置在中间,因为不知道敌人从哪里进攻,但当看到大方阵散开后,赵大河指挥的两个步兵营突前,这支部队也就向着中军方向开始移动。
济尔哈朗掌握右翼,虽然中军交给了阿巴泰,但济尔哈朗的右翼才是精锐所在。
他把手中兵马分配了两部分,其中擅长骑射的士兵和部分披甲兵约有八百骑,布置在靠海的最右侧,负责牵制东方旅在西侧发起的进攻,而剩余的约么两千骑兵由济尔哈朗亲自率领,会在博洛部完成突破之后,接续突破。
其余的兵马,两千骑作为阿巴泰掌握的中军,济尔哈朗命他们向东前进,拉开与右翼的距离,这主要是李肇基率领的本阵也在如此,阿巴泰的两千骑必须保持着宽大的正面,才能防止清军全军遭遇侧击。
博洛从马上站起身,观察着索尼部的进攻,索尼深切的领悟到了博洛战术的精妙,排列出的阵型符合博洛的预期,前进的推进非常缓慢,东方旅也只有北角的三门火炮和西角的一门火炮可以射击,索尼维持了很慢的速度,炮兵也以较缓慢的速度进行精确射击。
博洛亲眼看到,一枚炮弹在空中划过,地平的弹道让其直接打在了距离不到两百步远的一辆盾车上,这辆盾车位于斜形线上,被击中了盾车的前护板,那里立刻出现了一个脑袋大小的洞口,溅射出的碎木屑把后面的推盾车的包衣扫倒在地,这些人立刻发出了一阵哀嚎,而这枚炮弹却依旧具有相当的能量,打碎一名弓箭手的身体后,落在地上。
砰的一声,一团土雾被击起,炮弹在坚硬的地面上弹射而起,又带走了一名弓箭手的肩膀,飞起,落下,一直弹跳,最后落在了博洛所率的甲兵阵列前,这颗微微有些变形,沾满了血肉和尘土、杂草的炮弹停顿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