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陆军改革-《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2/3)页
显然,这是绝对不够的,在国战级的高烈度战争中,弹药的消耗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李肇基有充足的财政,他肯定会为四个陆军师储存一千万两以上的弹药。
哪怕清军很配合,通过一两次决定性的战役就被东方商社灭国,将战争消耗降低到最低,商社也必须为此向粤通行进行大规模的借款。
但问题在于,灭了满清之后,商社能得到什么呢?
虽然满清因为数次抢掠关内,非常富有,但灭其一国,缴获钱款物资也无法抵消陆军的组建费和损耗费。
满清只有一个拥有一百多万人口,完全没有正式税收体系的小国家。哪怕满清直接投降,并且所有人当缴纳赋税的顺民,一百万人能收多少税?更不要说,当顺民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消灭吞并满清是绝对收不回成本的。
事实上,那只是巨大消耗的开始,一旦商社取代满清,立刻就成为大顺在大陆上最强的敌人,哪怕大顺不来打,李肇基也必须花费每年数百万两维持军队以保护占领区域的安全。
而对于一个已经借款打仗的商社来说,怎么维持这样的开支呢?
在因为到手的八百万两产生无端幻想的最后,李肇基忽然诞生了一个比较荒诞的想法,假如真的把所有资源投入到陆军之中,建立四个陆军师,那为什么要去打满清,不去打大明呢?
大明最为富庶,若是能打下来,肯定能回本,毕竟即便是弘光朝廷,每年也有超过六百万两的税收。
但这也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以商社现在拥有的资源和人力,是不可能吞掉大明的,若只是吞下一两个省,结果还是入不敷出。
而进攻大明还不如进攻朝,鲜或者进攻日本,毕竟可以无限制的抢掠,或者直接进行竭泽而渔式的殖民。
很显然的是,陆军就是一只貔貅,把钱投入进去,很难产出什么效益,而李肇基决定用八百万两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要把钱投入到钢铁行业、军工行业和造船业,促进商社的技术进步。
他要把钱投入到海军,建立强大的舰队保护商社目前拥有的一切,并且拥海军去叩开东方诸国的关门,用贸易去赚取更多的资金,用钱生钱。
他要把钱投入到殖民之中,去旧金山、去悉尼,一切有金矿的地方,去淘金。
他要把钱投入到贸易的开拓之中,让商人远航到莫卧儿帝国、萨菲波斯、奥斯曼帝国,乃至去欧洲,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些都是有前途的,也都可以壮大商社的实力,是投入,也会产出,是消耗,但也是在积蓄。
因此,陆军非但不会扩军,反而要大规模的裁军,李肇基才不会拿出每年超过六十万两维持现在的东方旅,毕竟东方商社是一个海洋势力,大规模的陆战力量只能是扩张的时候用,防守的时候根本用不着,保留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完全就是鸡肋。
李肇基已经在筹划裁军了,只是他不想现在提出来,因为东方旅的士兵们已经得到了今年全部的饷银,而军官们也建立了赫赫武功,他们应该回家,享受一个富足美好的新年,而不是在年夜饭上考虑失业的问题。
至于怎么裁减陆军,李肇基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构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