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新的航线-《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3/3)页
从松江府出发的船队不用考虑日本对船型船帆的限制,因此从淡水船厂采购的洋船和进行软帆、船舵改造过的明国船都可以前往。而三个人手里的船只,则只负责从济州前往长崎这一段运输就可以了。
如果仅仅是济州到长崎这一段航线,那么船只近乎可以每个月都来往一次。
这也就是李肇基为什么推动各方合作的原因,船只来往的次数多了,行水令旗发的也就多,商社赚的钱也就多。
“妙!实在是妙啊!”程璧率先鼓掌起来,大声称赞说道:“神来之笔,真是神来之笔,原以为商社占领济州,仅仅是当初对付辽镇,顺便威慑满清的属国朝,鲜,却不曾想,在贸易上还有这等妙用。”
“高,实在是高!”高程也是激动的喊了出来。
李肇基起身,给三人斟酒说道:“更高更妙的还在后面。
这家公司,王伯爷会参一股,大明朝廷的规矩,类似王伯爷这类立下功勋的勋贵拥有境内的征税权。因此,上海海关征不了伯爷的税,公司从松江到济州这段航路,就可以避了朝廷的税。
而商社只会增设济州一地作为发行行水令牌的地方,再往北就不会设点了。
因此从济州出发,不仅可以前往日本长崎,还可以去商社的北海诸领地,有佐渡、松前、庙街........。”
李肇基说着,在地图上一路向北标记着,一直标记到地图之外,因为庙街所在的外东北不在这张地图范围内。
“.....那里有毛皮,有参茸,是可以前去贸易的好地方。这还会增加你们在日本的贸易量。
大家都知道,咱们每年往日本运输海量的生丝、棉布、铁料,但日本出产的东西,我们所需的不多,因此,往往是一船货出去,空仓回来。日本德川幕府对此非常不满,因为大量的白银黄金和铜因此外流。
而我北方的领地的需要粮食、铁制品、衣服等等手工产品,长崎出产的当然也可以。”
三个人听的啧啧称奇,纷纷欢呼雀跃,王、兴说道:“李兄,你怎么也要入一股吧。”
“诸位若是缺钱采买船只,我就入一股,不缺钱,就算了。”李肇基的态度倒是开放性的。
“商社可以用船入股,从上海到济州,往返恰恰需要高质量的远洋商船,尤其是风向限制,最好是筷子船,纵帆适合逆风航行。”高程立刻说道。
“大掌柜,诸位先生,我倒是有个问题。”霍名嘉忽然打断了众人的兴奋。
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