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直到谢氏委婉地表达了来意,张氏才恍然大悟,她在心里默默盘算:这是第几个了?第四?还是第五? 闻道服丧已经两年,按理说,是可以说人家了,但是,最近来询问的人是不是多了一点? 自从闻道又去求学后,接连几天,已经有好几户人家来探听虚实,鉴于问的人多了,她终于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本来嘛,张氏对闻道的亲事是不甚上心的,她原本以为没有什么好人家会对落魄子弟感兴趣。 但前几天,甲长的婆娘何氏居然来推销她的女儿,还有昨天,村里排第三的耆老婆娘许氏,也来为她娘家的姨甥孙女探听口风。 在张氏眼里,这两户人家都不错啊,配“一穷二白”的闻道绰绰有余。 没想到,今天又来了一个,张氏瞄了谢氏一眼,这一家可不在她预想的范围内,又穷又没本事。 显然,张氏虽然对闻道不大上心,但若有更好的选择,她当然希望侄儿能捞得上一个好媳妇,以后说不定还能帮衬一下自家,再不济能少麻烦一点自己也是好的。 “你的意思,我明白,春儿是个好姑娘,不过道儿的亲事,还得他大伯做主。” “是这个理没错,”谢大娘讪笑着,紧接着又追问了一句,“那他大伯的意思是?” 张氏心道,这人怎么这么不识趣,脸上则一分不露,婉拒道:“他大伯的意思是,再过一两年再说吧。” “这样啊。”谢大娘一脸失望。 “春儿快十五了吧,得抓紧啦,可别耽误了。”张氏假意提醒,实际想说的是:可别想着咱们家的闻道了。 谢大娘垂头丧气地出了闻仲家的门,她越想越不得劲,等到晚上把这事和自家男人一说,两人合计了半天,感觉还是不能放弃。 不放弃又能怎么办呢?两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隔壁的院子。 “不如叫春儿去伺候闻道?”闻三金突发奇想。 “什么?你啥意思?”谢大娘怒瞪闻三金。 “哎呀,我的意思是,闻道在书院读书,总要人照顾的吧,他又没书童,咱们春儿去帮他洗洗衣服,煮食做饭什么的,不就可以趁机培养感情嘛。” 听了自家男人的解释,谢大娘眼前一亮,感觉这一招不错,要是闻道喜欢自家闺女了,自己提出要娶春儿的话,那岂不是省事。 “不过,我才说让春儿晚上去陪闻香呢。” “陪闻香哪有陪闻道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