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都听我的-《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他家平时就和张一凡关系近,再加上张一凡还替他老婆生孩子找了城里的稳婆,因此,对于张一凡的要求,那都是无条件支持了。
“哈哈,老柳头,你怎么办?没小凡有钱啊!”
“是啊,我们有的是力气,但是没钱啊!”
张一凡听了,知道柳五是大概同意了,就是还想看看他的提议来衡量下。于是,他便马上宣布道:“第一件事,我想把我们村的房子,还有路,全都修修,毕竟雨季快来了。然后村里的田地也都集中起来,统一打算,水利设施也大伙儿一起搞,人多力量大,先把这些做好了,我们再继续其他事情!”
“没错,张家村的窑子那,听说砖头都在涨价呢,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存下钱!”
这也是张一凡决定把村子拧成一股绳的重要原因,如此他才能放开手脚,改善自己的生活,也带动乡亲一起致富。
如果没有权势的话,和官差打交道是最难的事情。毕竟阎王好说,小鬼难缠,就是这个道理。
主要是他带来的两个稳婆,不会骑马,只能坐了马车过来,因此就慢了。
“……”
他一听这些话,当即哈哈一笑道:“那好啊,我巴不得有人替我干里正的活呢!”
因为在这洪武朝可以告御状,这可不是门面功夫,而是正儿八经的,或者可以说,也就洪武朝才有真正的民告官。
其他村民一听,也纷纷附和了起来。
柳五也是看着张一凡长大的,听他说话,当即哈哈一笑,然后仰头问道:“小凡,你想带大家伙儿干些什么?”
并且在紫金城外面,还设下一面大鼓,百姓敲响这个鼓来告御状。
“老柳头,张娃子要抢你的官当了!”
大牛家这边,也是跟着支持。
事实上,这个时候其实也有集体制,对于恢复生产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那就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开始实施的卫所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