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官威-《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50章  官威

    “这等小事,无须即刻禀告,留意着三天一报即可!”

    一处房子内,李府下人得了指示,躬身而出。

    而房子里的那人,皱着眉头,有点疑惑地自言自语道:“这个水泥的东西,真得很值钱?”

    这些人不是别人,而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眼线。

    在洪武九年的时候,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并没有设立。朱元璋用来监视手下文官武将的人,用的是检校。

    换句话说,这个检校可以算是锦衣卫的前身。如今只有密探职责,而无拘捕,审讯之权。

    具体来说,检校职责为: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

    在后世,很多小说传记把大明密探传得神乎其神,似乎事无巨细,无不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别是在这洪武初年,朱元璋要监视的,也就是在京师的那些文武重臣,而监视的手段,不可能是窃听器啊什么的,只能是收买下人,或者干脆安插下人之类的。

    李家,当然是朱元璋重点关注的家族,虽然这个李佑并不是李家的厉害人物,但是他娶了胡惟庸的侄女,是李胡联系的纽带,因此,在他的下人中,也有检校密探。

    这些密探,重点关心的,并不是李家的小毛病,事实上,如果真得事无巨细地关心,那也关心不过来。他们重点关注的,是李家和什么官员来往,有商量什么事情等等。因为这些事情,才是朱元璋最关心的。

    李来福得李佑开恩,也是一直待在车里,此时立刻殷勤地给李佑介绍了起来。

    因为在这个时候,皇权不下乡,地方上多是乡老自治。洪武初年,刚经过战乱,不少地方没有德高望重之乡老,便是里正管事。县衙这边,如果有事,就派人过去通知即可,很少有县太爷亲自下乡的。

    虽然雨早已停了,但是这一路上,一个个都是一肚子怨气。

    他这辈子,就没见过县太爷!更不会想到,县太爷竟然会跑来水泥作坊,顿时就懵了。

    于是,除了坐在轿子里的贵人之外,其他衙役,还有李府跟班之类,全都淋雨了。

    他这边正在高兴着呢,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吵吵闹闹的声音,还别说,动静真的是有点大的那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