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琪一见,他城府可没他爹深,就忍不住了,立刻向洪武皇帝奏道:“陛下,微臣对大公主仰慕已久,还请陛下成全!” 这婚事,确实让镜静委屈了,可为了大明江山,不得不这么做。 当然,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在朱元璋这边,终归还是以政治为重而已,恶心李善长,那也是在气头上顺口吩咐的。 不过,他也没有顺理成章去问李善长,只是笑呵呵地享受那些马屁话而已,就等着李善长自己跳出来求亲。 这个事情,其实所有人都心中有数。因此,在李琪说出这话之后,其他人便不说话,都看着朱元璋,等他点头同意了。 想起这个事情的时候,他才注意到,他的儿子都在这,那那个乡下小子怎么赶过来? 这也是朱元璋还要脸,没有直接传旨张一凡,而是用了朱棣的名义,就是不想让李善长知道,这事就是他故意这么做的。 朱元璋也已经回过神来,看着一脸期待的李琪,又扫了一眼李善长和胡惟庸之后,便准备点头同意了。 身为这次赐宴当事人之一的燕王朱棣,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叹:那个张一凡终归是没敢来,人家李家既然都已经开口了,按父皇的脾气,是不可能再有意外了。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乡下小子到底有多少能耐,竟然能在大明才子的比试中胜出? “咚咚咚……” 御史台的杨文裕,是李善长的多年好友,看到朱元璋竟然不按套路来,等了一会之后,忍不住便开口奏道:“韩国公世子年少有为,才华横溢,如今更是未婚。微臣举荐给陛下,可为陛下佳婿也!” 至于太子朱标,则更是波澜不惊,因为朱元璋都给他详细解释过朱镜静的婚事,只能是嫁入李家,对皇家才是最有利的。 这话一说出来,那就是非常直白了! 此时,朱元璋看了朱棣一眼,意识到有纰漏之后,他也不在乎了,毕竟此时的他,心情还是不错的。 虽然朱镜静在后宫闹归闹,可外廷这边一旦有了决定,就不是其他人能改变的了。 心中有了决定之后,他便开口说道:“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