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以儆效尤-《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69章  以儆效尤

    不要说张一凡在大殿内舌战群官,出尽了风头,光是他想和李家抢朱镜静之事,李善长都不可能让张一凡如意的。

    只不过,李善长的城府深,并且他的身份也高,因此一直冷眼旁观,看张一凡在那表现。

    如果说,有文官武将把张一凡治了,那是最好了。因为在他看来,如果要他亲自出场去和张一凡对线,那都有辱他的身份,胜之不武。

    结果,文官武将压根奈何不得这个张一凡,就连胡惟庸出马都吃了个大亏,眼看着朱元璋都开始欣赏他,并且很可能要有赏赐,李善长就不得不亲自出马了。

    当然,李善长可不是愣头青,不要说以前辅佐朱元璋就证明了他的能力,光是他如今的年龄摆着,就足以让他提醒自己谋定而后动。

    水泥那个东西,他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因此,他并不就水泥来攻击张一凡。他的眼睛很毒,就瞅准了张一凡敲登闻鼓这个事情来做文章。

    至少在他看来,敲登闻鼓之事,就是这个乡下小子的七寸。只要逮住了他的七寸,就算他那水泥再好,也能把他按死了!

    此时,他的话音一落,文官武将们一听,顿时精神一振,心中一个个都是感慨:姜是老的辣,不亏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这一开口,就能将死这个嚣张的乡下人了!

    所谓落水狗人人喊打,更不用说,还能讨好之前丢脸的宰相以及如日中天的韩国公。

    因此,文官武将们的精神一下振作起来,纷纷附和,就抓住张一凡敲登闻鼓这个事情,喊着要给张一凡治罪。

    “陛下,臣附议,无规矩不成方圆,登闻鼓乃是有重大冤屈才能敲之!”

    至于太子朱标,心中却是在感慨,父皇果然有先见之明,李家的份量确实非常重,区区一个张一凡,压根无法能和李家去比的!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张一凡的情况下,张一凡却依旧保持着从容,压根没有惊慌失措。

    虽然说,他其实明白,这些臣子对张一凡群起而攻之,绝对是有私心,而不是真正的基于国法威严,可张一凡用敲登闻鼓的方式,确实是做错了。

    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李善长心中如此想着,便冷言看着张一凡,听他到底能说出个什么一二三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