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此生足矣(第一更)-《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虽然说,前因后果他其实都已经了解了。但是,他在之前是没想过要揽什么功劳的。毕竟从头到尾,他其实都不知道,一直到最后,才了解这个事情的。

    他这个话一说完,大殿内的文武官员顿时立刻傻眼了。

    原来在张一凡到大殿的时候,朱元璋知道后宫那边的事情,便传旨给了朱镜静她们,让她们到后殿来听听。

    就一个小小的柳家村,就牵扯到了燕王,韩国公,宰相以及郑国公!

    眼前这个小子,还真是能折腾啊!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朱元璋,感激地说道:“是东宫慧眼识珠,知道草民要烧制的水泥是个好东西,因此由太子妃调派了郑国公府上的人力物力给予了支持。”

    这么想着,朱元璋便点点头,同意了李善长的建议。

    朱元璋心中有点不高兴,但是,他其实也明白,这一次文官武将联合起来,并不是冲着皇权而来的。而是这个乡下小子惹了众怒,还真是个能折腾的啊!

    这么想着,他便有了决定,当即对张一凡说道:“朕决定亲自前去柳家村核实下那水泥是否当得起国宝之称,若你言过其实,和你描述差异甚多,朕不会饶伱,反之,便有重赏!”

    说完之后,他竟然还露出了笑容,对张一凡说道:“我这个人,记性比较好,当时什么人在场,说过什么话,都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我从来没有说过我的家世,对不对?”

    没等张一凡回他呢,就听他又继续说道:“当时是我的随从说了我的家世,我想阻止却是来不及。这个,我应该是没说错吧?”

    在下旨之后,朱元璋看了张一凡一眼,便吩咐身边的太监道:“带他去后殿换身衣裳!”

    张一凡当然听出来了,他这是在威胁,无非是强调朱镜静也在场。再闹下去,他就把这个事情也曝光出来了。

    当然了,雨具该准备还是要准备的。

    这开国之初,不管文武,都不是娇宝宝,快马来回,文官也是习以为常。

    他们大部分人想着:也不知道张一凡在太子心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位,这小子和东宫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为了讨好李家,或者说讨好宰相胡惟庸,而去得罪了太子,那明显就不划算的。

    就见朱镜静、太子妃,还有个他不认识的女人,竟然就在后殿。

    此时,看到所有人的视线都转头看向自己,朱标便点点头说道:“确有其事!”

    另外一边的张一凡听了,面对满朝文武不怀好意的目光,丝毫不惧,立刻接话道:“我从未冒充说我是郑国公府上的人,我只是说过,我烧制出水泥,是郑国公府上出了人力物力。后来才知道……”

    于是,朱元璋便传下旨意,禁卫军出动戒严,他将领大殿内这些文武官员前往柳家村。

    根据张一凡的描述,那是关系到朝廷对边疆的掌控力,关系到开疆拓土。因此,武将们一听,立刻便响应了。

    他儿子朱棣就是这么建议的,水泥作坊在那里,并且道路和房子也都用水泥修了。过去柳家村看,是最简单就能核实的。

    说到这里,朱元璋看向其他文武大臣道:“诸卿想去的可以一起去,看看这个水泥,是否真值得朝廷大规模地去烧制!”

    张一凡当即谢恩,在文武官员复杂的目光中,随着那太监转入了后殿。

    这不转还不知道,一转入后殿之后,他顿时就愣了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