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啊?”张一凡一听,顿时傻眼,没想到说着说着,这历史车轮竟然碾自己脸上来了! 于是,他连忙说道:“父皇,我……我没打过仗啊,我就想着以后做做学问更好一些!” 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对于儿子,他自然是不会藏私的。 张一凡听了,还没说话呢,却听朱元璋严肃地先说道:“一凡说得没错,确实有这种可能!我告诉伱……” 就听朱元璋严肃地对他说道:“不管是打仗还是其他做什么事情,有一个原则是通用的,就是想把所有最坏的情况想清楚,解决掉了最坏的情况,就没有比这最坏的情况更坏了,明白么?” 他正在猜着呢,却听朱元璋开口说道:“如果是针对所有大明周边国家的话,那必须要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来做这个事情才好了!” 这个时候,大明朝这边对于周边各国的消息,其实了解都不多。毕竟是农民起义,推翻了前朝没多久,甚至还在和前朝残余继续打仗中。 说到这里,他立刻又补充说道:“那些海商冒死都要出海做生意,显然是能赚钱,甚至是赚大钱才会这么做。既然如此,那一边做买卖赚钱,一边刺探他们的消息,一举一动都能被我们掌握,岂不是一举两得?” 既能赚钱,又能掌握消息,好像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似乎都是好事。 张一凡看他们这样子,便继续加料道:“我还听说,倭国其实是个岛国而已,地方有限。如果他们有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在国富民强的情况下,会不会打主意到大明的头上。而又或者,刚好那个时候,我们大明朝的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呢?”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派人去探查倭国的消息呢?”张一凡一听,立刻追问道。 张一凡在边上想着这个,心中正在乐呵自己的能量时,却见朱元璋转头看向他,对他说道:“老四是你举荐的,那等你完婚之后,你就跟在老四后面帮他。我希望,你们能把事情做成了,那是给朱家涨脸面的好事!” 不止是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就连太子朱标和其他几个人也同样思考起这个问题。 朱元璋有过教训,又最重视朱家王朝的稳固,因此,在听了张一凡的话之后,就立刻认真地考虑了起来。 本来的话,这时候的他,是专注于内;但是在倭寇问题上,被张一凡带了之后,他也开始想得更远了。 张一凡是不知道,历史上朱元璋的女婿,其实大部分是带兵的。包括如今还只是书呆子的梅殷,最终也是带兵的,握有军权。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领兵打仗的能力非常强。而要想打胜仗的一个前提,就是要知己知彼。 就比如说刚才这个角度,还真别说,是有这种可能性的。那么一如张一凡所问,大明朝的倭寇问题会变好还是变坏呢? 不知不觉间,历史的车轮又被张一凡给带偏了。 一如张一凡所说得,倭寇问题,不只是打败倭寇的问题,还包括了查内奸的问题。而这个事情上,他最为信任的,当然是他自己的儿子。 但是,张一凡先提出了一种假设,可能会危及大明江山的长久,那朱元璋就重视了。 事实上,洪武元年派去倭国的使者会被杀,正是因为大明这边不了解倭国的情况所导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