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94章 到底谁是白痴(第一更) “这话说得,好像你会带兵一样!”朱标不知道基于什么心理,竟然插了一嘴,呛了张一凡一句。 “……”张一凡听了,看着他们父子几个,有些傻眼了。 我女婿是外人,你们合伙欺负人是不是? “不是,我没有带过兵,但是,我其他东西懂得更多啊!”张一凡还是想努力下,便对朱元璋说道,“就好比那个水泥,父皇真得把它当普通国宝一样处理,其实是有问题的。这个水泥,是最基本的建筑原料,应该大规模用起来!” 他看到他说这话的时候,朱元璋眉头一皱,便连忙补充说道:“像我如今听说那水泥的用法,朝廷有那么多钱独立承担这个水泥成本么?” 朱元璋听到这话,像看白痴一样看着张一凡,然后对他说道:“我怎么会没钱?如果不够用了,就多印一些便是了!” 他的儿子,也都是看着张一凡,一个个幸灾乐祸。自以为聪明,结果被父皇教训了吧? 说真的,这个时候,张一凡看他们才像看白痴一样,至少心里面绝对是这么想的。 也是到这个时候,张一凡才算是清楚,为什么朱元璋抑制商业,特别是对外,更是不想占便宜,大概率的根子是在这里。 于是,他不得不认真地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有关这个大明宝钞的事情,其实我一直是想说的,你们在这个认识中有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什么误会?”朱元璋一听,顿时眉头一皱,有点不解地问道。 然而,有的时候,就算是开国皇帝又如何? 想想也是,之前的时候,不为钱发愁,反正没钱了就印钱好了,舒服吧? 张一凡见了,便继续说道:“那我们做一个假设,极端一点,就是大明宝钞上印上九千万贯的面值,是不是就能一下把全大明的东西都买到了?但是,这用非常低的成本就做到了这样的事情,这合理么?这不是抢劫么?如果是,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个面值其实不能随便印的?” 有的时候,极端情况往往能让事情的不合理一面变得更加突出;如果说,张一凡第一个举例,还被他们认为离谱的话,这第二个极端的例子一举出来,聪明如朱元璋就发现有问题了。 “你傻啊,我可以去隔壁村买啊!”秦王听了,嘲笑张一凡道。 听到他这话,秦王等人,顿时低头,一脸头疼样,不想听。 张一凡并没有任何挫败感,继续引导道:“好,那我们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比如就说如今的洪武九年,朝廷就只印了一贯钱的大明宝钞,而朝廷规定必须通过大明宝钞来买卖。那这一贯钱是依旧只能买到一贯钱的东西,还是说会买到多于一贯钱的东西,甚至要多得多的东西?如果是,那这是不是能说明,这个大明宝钞印多少和它最终能买多少东西其实是有联系的?” 看他们如此,张一凡说得更起劲了:“我们可以想想,钱是怎么来的?一开始的时候,是以物换物,但是不方便啊,所以才有了这个中间物,大家先用物换到钱,再用钱去换其他物,这样就能方便了。这个钱,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如果脱离了这个,钱就不是钱了!” 至少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都还没想明白,但是朱元璋在自己的点拨之下,竟然能想到货币的本质,而不局限于大明宝钞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