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王等人一听,顿时犹如学生听到下课铃响,那叫一个欣喜。 朱棣虽然很想带兵打仗,但是他想得是去北方打鞑子,而不是像老鼠一样的倭寇! 张一凡说着,就想说出银行的调挤作用,贷款啊放贷什么的,结果没想到,朱元璋有些头疼地说道:“情况太复杂了,我得好好想想才行,今天就到这里吧!” “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学问!”朱元璋都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然后问道,“那要怎么样才能掌握市面上的钱是否合适呢?” “监测物价,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价格,隔几天就核实下价格,如果能全国各地都监控就最好了。”张一凡想也不想地说道,“至少对民生关系非常大的那些东西,要这么监控起来,朝廷就能保证这个物价稳定。” “……”张一凡听得无语,这脑子似乎是不会转弯么? 于是,他只好耐心地说道:“如果东西多了,流通的钱没有对应那样多,就会钱更值钱。还有,我们大明幅员辽阔,江南和西北等等不同地区之间,东西多不多,钱流通的多不多,其实都不一样。都会有钱能不能真正体现钱价值的问题。我刚才只是夸张,现实的话非常复杂的。” 但是,在这洪武朝,其实也是有的。比如劳役,就已经允许折现,也就是交钱代替。 当张一凡和其他人离开御园时,他便先对朱标道:“大哥,我和镜静最终能走在一起,也多亏了大嫂的帮忙。回头我和镜静一起去谢谢她!” 朱标一听这妹夫知道感恩,也是高兴,当即说道:“没事,都是一家人!” 朱棣一听,很是好奇起来了,这么有把握? 这么想着,他忍不住问道:“好像你什么都懂一样,你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 说到这里,他提高点语气强调道:“总之,想印多少钱就印多少钱的做法,一定是会出事的!” 结果张一凡在大明宝钞的这个事情上,给他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讨论的时候,以朱元璋的聪明,便一下联想到了,他的其他打算,很可能也会在将来出现严重的后果! 张一凡的说法实在太出人意料,却好像又有道理,朱元璋不介意问个清楚。反正是自己女婿,半个儿子,不丢脸。 没办法之下,他就只好应下了。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秦王听到,不以为然地说道,“伱前面说得还有可能钱不值钱,钱更值钱怎么可能呢?” 以前的朱元璋,是没有从事物发展的角度去想问题,如今这么一想,他越想就越觉得自己在好些地方都考虑错了。但是,真要细想,却在一时之间没法想清楚。 最后是朱棣和张一凡走向宫外。 朱标都索性不想了,真得是没想到,一个钱的事情,怎么越想越复杂了呢? 张一凡看了他们一眼,继续回答道:“所以最好是有一个专门的衙门,管着钱的事情,能掌握市面上有多少钱流通,多了就回收,少了就补充,这样就是最理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