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说,他才启蒙一个多月,怎么就写出这样一篇好词了呢?” 如此种种之下,就他这性子,就算是朱标当皇帝,估计也没法容他。 他的同僚见了,看着被扇趴下的那个倭人,都没去扶,跟着蓝玉走了。 朱五显然也注意到了他们两人的状态,便吆喝他们一声,指着前面的茶馆,让他们去打前站。 说到这里,看到蓝玉有一丝愕然的样子,他便又冷声喝道:“倭人杀我大明使者,你一个大明军人不提刀杀倭人报仇以正国威,却和倭人混在一起喝酒吃肉。呵呵,反正我都羞于站在这里!” 说完之后,张一凡转身就走了。 事实上,他当时也是无论如何没想到,张一凡会成驸马。更没想到,张一凡会做诗词,都能胜过那个人人称颂的梅殷梅公子。 那倭人使者见了,也是上前用半生不熟的大明话劝说。 他想想可以,别人想张一凡靠运气,特别是马上就要正式封驸马都尉了,他就不允许别人说,这样肯定会影响到张一凡的声誉。 然后,他也不管这么做会不会引发外交纠纷,直接转身走了。 “谁知道呢,反正是走了狗屎运,就这么一篇文章,赚了一个公主,赢得了驸马都尉的爵位!” 蓝玉这个人,除非是常遇春在,就能管住他。但是很遗憾,常遇春已经死了! 明明是这个倭人使者请客,宰相啊什么的,很多人都吃过,为啥他蓝玉吃他一顿就被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 张一凡怎么可能留在这里继续怼他,那会吃亏的,说完就走才是王道。 应该是梅殷的关系,这篇词已经流传出来了,这些读书人就在点评论足。 但是,在大明开国的年代,明星璀璨,一个个将星闪耀,蓝玉也只能算是其中之一而已。 既然如此,那就根本没有堵的必要。 于是,就这么的,一行人便到了这个茶馆去喝茶。 至于其他人,比如同样是一代名将的冯胜,蓝玉有一个外甥女当太子妃,将来要当皇后的,他要是会听话就不会闹事了。 还真别说,事实就被张一凡猜到了。因为李善长牵头制定了高规格待遇的驸马都尉,张一凡一下成了京师舆论的焦点所在。甚至这些话,都有通过检校密探那边,同样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 对此,朱元璋并没有在意。因为回头赐张一凡驸马都尉的爵位时,按惯例是要说明驸马都尉干了什么事,有什么成绩之类的。只要这道旨意一下,世人便会清楚张一凡到底是不是只凭着一首词赢得了驸马都尉的位置。 这个时间也很快,就在张一凡他们下馆子的第二天,张一凡被召进紫禁城,在一些主要的文武大臣面前赐爵。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