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柳家村那边的房子还没个影,他们自然是住在城里。 也是如此,西方的百姓活得更轻松,如此一来,他们不用为衣食过多的操劳,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而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成就出来。 “对啊!”朱镜静一听,顿时笑了道,“不用印,我把夫君讲得故事都写下来,然后宫里那几个妹妹就都能传看了!” 通过故事的方式,推广白话文,通俗文学,甚至回头还可以创办报纸之类的。 让张一凡有点意外的是,在经过工部衙门那边时,他发现似乎是民夫一样的人,排了很长的长队,看样子,似乎是在工部这边点名报到。 “???”朱镜静一听,顿时有些意外,一脸的问号。 这种写法,太白了! 并且在这大明朝,有很多制度非常不友好,要是有可能,也要影响朱元璋同学改变掉才好。 想着被一群妹妹围着听故事,朱镜静又有点遗憾地说道:“如今已经出宫,再给她们讲这些故事,就不是很方便了!” 他由郑敬学教导过这些古代的启蒙书,明明可以加句读,从而让人读起来更简单;结果这些读书人比得就是断句的水平,压根不给标点符号,这种对于初学者太不友好了!而且说实话,这对传播知识也有很大的障碍。 张一凡当然知道,朱元璋应该会能听进去,但是说事总要有个由头,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让朱元璋看到这种加了标点符号的白话文,知道有这么一个情况再加以说明会更好一些。 事实上,对于知识传播设置障碍就是那些读书人自持身份的一种手段。 张一凡得到答复,便继续问她道:“那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听到这样的故事?” 此时,朱镜静自然是没有意见了,写了几页纸之后,已经不需要张一凡看着,就能顺利用标点符号写白话文了。 张一凡用极端的例子一说,朱镜静自然就明白这个说法对她父皇肯定有吸引力了。 驸马府离紫禁城并不远,也在高官勋贵的聚集区,经过六部衙门所在街道,就能到达紫禁城。 说什么西方人动手能力强,说什么西方人聪明,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物资基础上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说道:“学问的传播,其实也是如此。我们传播学识,目的是传播,要是有更容易的方法,把学识教给每个人,那不是更好么?你说大明朝只有十个人有学问,还是大明所有人都有学问,哪种更容易出更多的人才?” “夫君,如此一来,岂不是三岁小孩都能看得懂了?”朱镜静学会之后,有点难为情地说道。 朱镜静听了,眼睛睁大了一会,最终还是摇摇头说道:“张朱氏便是我,临安公主也是我,我已经有对外的名字了,我的名字,只有夫君和亲近的人知道便行了!” 这话说完之后,她又有点犹豫道:“我的名字给外人知道,不好吧?” 刚才正在聊故事呢,怎么就变成了青史留名了?自古以来,又有几个女人能青史留名的? 看她这样子,张一凡就诱惑道:“伱看,这个故事好听吧,你把它写下来,印出来,不止是让你的妹妹们看到,还让其他喜欢听故事的都看到,只要看得人够多,你的名声就传得越广。后世的人看到,也能知道你的名字。虽然史书上不会写,可你的名字同样流传后世了啊!” 听到这话,朱镜静的眼睛就亮了,立刻对张一凡说道:“夫君,你这番话该和父皇也去说说,估计父皇会爱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