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赋税一说(第二更)-《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104章  赋税一说(第二更)

    要想说服他,还是要从小入手,让他认识到商业的好处、优势,他才会明白,他抑制商业的做法是何等地错误,他对商业的认知是何等地浅薄!

    这么想着,张一凡便转变思路,看向朱元璋说道:“父皇,我能先问个问题么?”

    朱元璋一听,就知道他有什么道理想说,便感兴趣地说道:“你且问!”

    得到允许,张一凡便问道:“不知道父皇以为,做买卖这种事情,对于朝廷可有好处?”

    听到这话,胡惟庸却是笑了:“除了朝廷收到商税之外,还能有何好处?”

    朱元璋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就在这洪武九年的时候,莒州日照知县马亮,擅长于督运,山西汾州平遥主簿成乐能善于筹办商务,全都注于上考,也就是吏部对他们的考核为优秀。

    结果这个考核结果到了朱元璋同学这里之后,他竟然说:“令佐之职,在抚安百姓,岂以督趣恢办为能邪!官司之考非是。”

    随后,朱元璋命令移文吏部,对其严加斥责。

    但是此时,基于他对张一凡的了解,朱元璋估计张一凡有其他道理想说。这也就是他女婿,他的容忍度很高,便不说话,只是看着张一凡,看他怎么说?

    只听张一凡看着胡惟庸,严肃地说道:“就比如我柳家村和隔壁的黄家村好了,柳家村以种田为生,黄家村以纺织为主……”

    说到这里,他看到胡惟庸似乎想说话的样子,便立刻强调一句道:“注意,我这里只是举个例子。”

    原来这个买卖的背后,竟然也有这么多的门道?

    朱元璋的这种观点,一听起来的时候,好像确实有道理。但是,至少在张一凡看来,肯定是不对的。

    张一凡抓住了今天的机会,自然是想多讲清楚一点,便继续说道:“朝廷想鼓励百姓从事什么,就可以减少对应的赋税,比如种粮食;不想让百姓从事什么,又觉得不好直接禁止的,就可以加重赋税。比如赌场,风月场所等等……”

    张一凡见此,便继续说道:“所以说,做买卖的商人,不管是那里,都有存在的必要。囤积奇居,恶意压价或者恶意抬价等行为,朝廷要打击;但是,对于正常的买卖,朝廷不但不能打击,最好还要鼓励。如此一来,货物流通,去了货物该去的地方不说,还能刺激百姓做出更多的货物,而朝廷也能从中收到更多的商税!”

    “……”朱元璋一听,顿时语塞,怎么感觉有点绕了。

    听着张一凡的这些话,朱元璋对商人买卖的认识,真得受到冲击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问朱元璋道:“父皇,您说像这样的加税,可以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