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倭寇战力不强,多是有悍勇之辈带头冲锋,余者跟进,胜则士气大振。如若杀掉那些悍勇之辈,则余者多为鸟兽散……” 吴祯说到这里时,看了朱元璋一眼,然后才接着往下说道:“倭寇之中,常还会夹杂一些张、方所部余孽。对于这些贼人的战法和兵器,想必……” 朱棣这边,从头到尾的表情都没变过,一直在认真听着。对他来说,所有的这些消息,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不敢有一点遗漏。 张一凡慢了片刻,看到他们领旨之后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也是在比试名单里面的,便跟着出列,就站在朱棣身后侧,同样抱拳回应道:“遵旨!” 正是通过汪直的推荐、介绍和翻译,岛主时尧才从这三名葡萄牙人那里购买并引进了新式火枪并掌握了弹药的制造技术,这一事件在倭国历史上被称之为“铁炮传入”。倭国的火器,也是从这时候才有的。 对于他们的反应,朱元璋全都看在眼里,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朕考虑,有志不在年高,燕王有此心思,朕亦要鼓励。因此,朕准其所奏。” 蓝玉这边,自认为就算现在派他去打倭寇,那也是没有一点问题。但是,皇帝既然说了要先听倭寇消息,再等三个月后比试,他也是无所谓的。 反正他是不信了,就算给了燕王和那驸马三个月的时间,他们难不成还能飞上天,胜过他不成? 因此,不管是燕王这边还是蓝玉这边,都是没意见。 于是,靖海侯吴祯便出列,在皇帝面前,在大明重臣面前,给燕王、驸马以及蓝玉讲起他遇到过的倭寇特点。 朱棣一听,顿时也火了,马上跟着大声回应道:“你要不全力以赴就是孬种!” 各怀心思之下,却见到朱元璋把那份蓝玉的奏章重新丢回御案上之后,开口对底下臣子说道:“燕王这边,对于蓝卿所奏不服,愿意和驸马一起,与蓝卿就带兵打仗之能力比一场,以此证明燕王他能领兵打仗……” 反观燕王,也只是在中都练兵过而已。平常练兵和沙场征战,那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加上燕王才十六岁而已,阅历都不够吧! 就这,燕王竟然还提出了要和蓝玉比试领兵打仗的能力,这是有多想不开才会想到这个的? 至于驸马都尉张一凡,虽然朱元璋有提及,但是压根没有人去考虑他。 至于张一凡,不说也罢。 吴祯说完了这些之后,便又介绍海战道:“倭寇的战船并不大,海上交战,以跳船厮杀为主。一如陆上之战,我军以火器攻之,灭倭寇中的悍勇之辈,便能胜之!”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特意看了一眼燕王,随后提醒道:“不过南方多雨,潮湿,火器影响甚大,此事不可不知,不可不防!” 很显然,蓝玉肯定是知道的,他怕燕王不在意,就特意说了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