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20章 自己打自己脸(三更求月票) 一开始,张一凡以为自己看错了。 便重新翻了一遍,最终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这个郑敬学,竟然学会给利息了? 张一凡心中想着,便随便拿出一张,递还给郑敬学道:“既然你说下注的钱,那多了一张,十一贯了。” 郑敬学一见,没有接,有点难为情地说道:“驸马,我本来是想换了新钞还您的,但是一时之间来不及,就只能给你这些旧钞了!” “???”张一凡听了,有点莫名其妙,感觉他回答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于是,便说道,“新旧没关系,多了一张呢!” 一贯钱,可以去下一顿馆子,吃顿大餐的。这钱对张一凡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郑敬学一家,绝对是一笔不少的钱。 “不是,驸马……”郑敬学一听,有点回过神来,便对张一凡说道,“朝廷新出了倒钞法,如果旧钞的话,朝廷要额外收一些钱,说是收回去新印大明宝钞的成本费。所以,这旧钞比新钞不值钱,因此,就要多给一张!” 张一凡一听,有点傻眼,这是那个傻子出的政策,竟然要收工本费? 这个大明通行宝钞,是没有金银准备金,完全是靠朝廷信誉发行的。 因此,郑敬学知道,张一凡在遇到公主之前,估计压根没见过大明宝钞长得什么样的。 朱标和他对视了一会之后,有点尴尬地说道:“好像有点不对!” 但是,按照郑敬学所说这个什么倒钞法,竟然区别对待大明宝钞,那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大明百姓说,旧钞不值面值,贬值了。 于是,他在送走郑敬学父子,并和郑敬学约定当柳家村社学先生的事情之后,便喊上朱镜静,去大哥家蹭晚饭吃。 听完之后,张一凡总算是知道了大明宝钞的情况。 听朱标的意思,像这种事情,朱元璋显然比较倾向于派自己家人去看情况。 大明宝钞,是在洪武八年印制发行的。如今,也才过去一年时间而已。 张一凡听了不回答,只是看着他。 “错!”张一凡听了,毫不犹豫地给予否定道,“是用钱的人,相信这个纸上印的面值是真的,所以才能用这种纸去换对应的货物!” 这个朱元璋同学,脑子秀到了! 听到这话,张一凡便又再说道:“还有,朝廷规定,金银可以兑换宝钞,那为什么宝钞不能兑换金银呢?” 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朱标听了之后,就点点头认可了。 “凭朝廷律法规定啊!”朱标听了,想也不想就说道。 公费旅游,钦差大臣,包青天?似乎很好玩的样子,可以去! 都这么提醒过了,朱标要是还认识不到,那就真得笨到家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