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整个过程,张一凡看得入迷,不知不觉,就到中午时分了。 对于这些,三个当事人并不知情。临近比试了,就算是蓝玉,也认真了起来,整天待在校场练兵。 “我有什么办法,我也想早点过来啊!”张一凡说话,张口就来,回答朱棣道,“但是,大哥交代了事情下来,你知道么?我给他的答复,至少写了五万字以上!” 这绝对算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国家政策的方方面面。 那一千多“倭寇”,张一凡看得有点眼熟,过了一会之后,便问朱五道:“那些穿着马甲的对手,好像在哪里见过?” 鸳鸯阵组成大的三才阵开始迎战,厮杀了一阵之后,“倭寇”败退,朱棣领兵追击,但是在追击的过程中,就算是张一凡,也一样能看出那五百军士保持着鸳鸯阵在追击。 他从钱的本质开始说起,然后具体朝廷方面该如何管理。涉及不少衙门,还掺杂了一点私货。 果然,朱元璋同学来过了。 朱棣给他解释道:“这个火炮经过试射,就又改了下。底下抓地,不容易在炮击时震翻。另外,这两个耳朵,也可以让将士抬着,或者串上绳子背着,绑着都行。”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军营这边,竟然多了一队锦衣卫校尉看守,不过没有拦他。 问出话之后,他立刻想起了军营外面的锦衣卫校尉。于是,他大概明白了,估计是朱元璋在帮他儿子(他自己都忽略了自己!) 想到这个之后,张一凡便认真看起厮杀的情况。 张一凡知道,自己把这个功课做好了交给朱标,那朱元璋肯定也能看到。 呵呵,有时候,当皇帝也不是能为所欲为的! 就这么的,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燕王和驸马与蓝玉的比试,在几波人的有心推波助澜下,又开始重新占据京师的舆论中心。 要说最不认真的,反而是驸马。 胡惟庸已经决定了,等到比试的时候,一定要拉上朝中重臣,在京宿将一起去观看。 他这样,倒是让张一凡一愣。 听到这话,张一凡不由得问道:“你的意思,我以前在军中的名声不好?” 得,随便,就让你显摆好了。 “凡哥自去,书写这些,交给我便是!”朱镜静听了,抿嘴一笑,然后回答道。 就见朱棣所领五百军士,被一千多盔甲外面穿着马甲的人围着在厮杀。 张一凡看着朱棣的背影,心中不由得略微有点感动,这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吧?那是不是说,自己除了是他妹夫之外,也算是朋友了? 这个答案到底如何,暂时看不出来。反正,张一凡看着朱棣兴致很高的过去查看人形靶子的情况,然后又招呼张一凡过去,指指点点给张一凡讲解。 有区别的是,在虎蹲炮接触地面的位置,有类似狗爪子一样的。在炮身两侧,还有两只耳朵一样东西。 “来,试一炮!”朱棣显然兴致十足,甚至还亲自上前动手。 就算最后的结果,是燕王和驸马赢了,那皇权的声誉也会有影响。有这,那就够了! 朱棣看到他发愣的样子,便又是哈哈一笑道:“一凡,没啥好奇怪的。军人以强者为尊。你发明了那个火炮,还改良了火药,只要是军中之人,都是非常感激的。以后上战场,不但打胜仗的机会多了很多,甚至还会少死很多袍泽。我就告诉你,你在军中名声好了不少!” 不一会,朱棣用火把点燃引火的火药之后,就立刻后退几步,挡在了张一凡的面前。 很显然,这应该是朱棣所说得实战训练。 说到最后,他开心地对张一凡说道:“这个火炮,在近战的时候,简直是利器,不但能杀伤冲在最前面的敌人,还能震慑冲在后面的敌人,引发的反应对战事结果影响很大的!” 随后,他又感慨地说道:“特别是你这个火药进行了改良,使得火炮威力更大。如今已经改无可改,威力最大了!” “呵呵,我看还差得远,不少地方还可以改进!”张一凡听了,却是淡淡一笑说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