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28章 等于两个临安公主 所有人听了,都是有点不解。 让蓝玉心服口服,怎么做到?什么意思? 就看蓝玉这脾气,他怎么可能会心服口服呢! 说真的,此时最头疼的人,便是太子朱标了。 自己弟弟和妹夫,与自己媳妇的亲舅舅比试,不管是哪一方胜,都不好喜形于色。 为此,他从头到尾,全都当了隐形人。 不过,朱标肯定是了解朱元璋的,见他没有发飙,反而说出了要让蓝玉心服口服的话,那就说明父皇有把握,所以不会和蓝玉太过计较。 这么想着,他也有点期待起来,希望父皇能拿出真正让蓝玉心服口服的东西,顺带着就能治下蓝玉这个脾气。 在众人的疑惑之下,就见朱元璋对朱棣吩咐道:“把你的火器也给他们看看,让他们知道,要是用火器的话,只会死得更惨!” “……”靖海侯一听,顿时无语中。 他当然也想过,如果用火器来破阵的话,肯定会好一些。但是,他是假扮“倭寇”的,而倭寇根本没有火器,加上如此大败,他又不是蓝玉那性格,因此没说什么。 朱棣这边,只是一会的功夫,就已经准备完毕。然后向台上的朱元璋请旨之后,便点燃了新制的导火索,里面也是用颗粒化火药包裹的简单的导火索。 硝烟冒起,一声大响,碎石激飞,砸向远处。 这是胜利的喜悦,还有领赏的兴奋吧! 感觉这个朱元璋同学的任命,有些扯淡了! 而张一凡这边,听到朱棣那么说,他连忙摇手说道:“我在军营都没待几天,都是燕王自己的功劳。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光这,我就做不到!” 听到徐达的话,邓愈、李文忠等人,也皆是站出来,向朱元璋请旨。 朱元璋听了,当即哈哈一笑道:“无须去他处,就在点将台前,由燕王给你们演示一番。” 至于蓝玉,皇帝估计是要继续磨练他。 一个个都是落汤鸡,就算朱元璋再无情,也还是要他们去换了衣裳再做事的。 如今还没有到天下真正太平的时候,各地边疆都在打仗,自然不可能敝帚自珍了。 “儿臣遵旨!”朱棣答应一声,然后走到点将台前,向他手下那边传令。 朱棣听了,严肃中带着一点自傲回答道:“十丈开外,中者非死即伤,无论着甲与否!” “……”张一凡一听,顿时有点意外。 但是,吴祯很清楚,对于燕王真正领兵,皇帝还是不大放心,所以才让自己当了副手,主要目的就是要继续培养燕王,成为一个经历过实战,能真正领兵打仗的藩王。 这次的比试,比起杀一万个人头,都能震撼军中悍将!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摆驾回宫。 朱棣这边,又继续大喝道:“今日之胜,首功便是驸马。敬礼!” 等他们放下之后,朱棣走过去,亲自解开了油纸包。 可是,要让他接受败给两个十六岁少年的事实,又让他很是难堪。 就听徐达先向朱棣追问道:“这等便携之火炮,威力如何?” 随后,他吩咐两个锦衣卫校尉带着东西,跟他一起下了点将台。 这五百军士,犹如标枪一般站在广场上,一动不动。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能明显看出有激动之色。 随后,朱元璋宣布,朱棣为剿倭总兵官,靖海侯吴祯为剿倭副总兵,蓝玉为剿倭参将,至江阴开府设衙,清剿倭寇。 他的心中,也是认可朱棣的说法。如果不是张一凡的那些功劳,朱棣基本上不可能赢得了蓝玉。 张一凡有点懵了,傻在了那里。 说完之后,他又给张一凡加了俸禄,年俸翻了一倍,等于两个临安公主! 张一凡没想到是这开场白,不由得一愣。 “轰!” 朱棣听了,还是摇头,正要再说时,朱元璋已经开口,打断他们说话道:“行了行了,你们一个主帅,一个军师,都有功劳!” 张一凡不得不承认,朱棣确实很适合带兵,至少比他要强多了! 虽然说,回头再把奖赏发下去,其实也算是兑现奖赏,别人也没话说。可是,朱棣却想着先把这个事情做了。 至此,大明朝藩王开始真正掌握兵权。 不过不管怎么样,此时此刻此景,张一凡不知道为什么,也有点激动起来,当即按照军中礼节,还礼。 “对了,之前给你说过的那个有关钱的事情,你写得怎么样了?”朱标顺口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