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知道原本历史上太子妃大概率是这次生孩子后没的,就有些担心,因此特意提醒。 朱镜静听了,便笑着说道:“反正我已经听完了,那我趁这两天把后面的故事写出来?如果来不及,回头我写完之后寄过来也行?” 顿时,他就惊讶了。这该是朱元璋同学剽窃了吧?连个版权费都不给自己? 这个儿子,真有点像不是他生的,一点都不随他。 虽然说,他们人不算多,可有戚祥等人的存在,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他不知道,朱元璋这边其实一直在关注他的,当他听到说女儿女婿悄悄南下,并不惊动地方官府时,就很是满意。 李琪明显有点想不明白,手中拿着那本《孙子兵法》,一脸地苦逼。 张一凡听了,连忙表示,非常感谢老丈人。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的作用让朱元璋认可了。要不然,只是女婿的话,真未必会这么关心。 交通的不便,离别之后就真得见不到了。三年之期,真得挺久的。 这让张一凡和朱镜静两人,一路沿着官道走的时候,还有闲情逸致打听下沿途有什么好吃的。 一行人皆是骑马,不过有一辆马车运行李。 他明白,这是给自己的启动资金,用来设立那个专门的衙门。 如果喜欢显排场的,那就会吃这一套。甚至地方上要不接待,还可能会有意见,记恨在心。 说完之后,他站起来,从书架中取出一本有些翻旧的《孙子兵法》,丢到了李琪面前,然后关门而去。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顺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大白话,还有他给镜静介绍的那些标点符号。 这个何真,确实是明初的名人,并且是广东影响非常大的人。朱元璋对他也有防备,在他投降之后,立刻调离他,异地为官不说,还几次让他回去召集旧部去山东等地效命,消除他在广东的实力。 朱镜静接过一看,也是笑了。这说明夫君的才识,哪怕只是写故事的,都被父皇看重了。 田大壮表示,要不是媳妇刚生,他都想跟着张一凡走。 此时的张一凡,还没有那些国公名将的面子,并没有文武官员相送。有的,就是柳家村的村民,在郑敬学和柳五的带领下,赶了过来。 如今,虽然战神戚继光没有出世,可来自戚继光的鸳鸯阵刚刚被张一凡剽窃并且发威过,因此,一听眼前这人可能是戚继光的先祖时,他当然是激动的。 “……”李琪一听,顿时一愣道,“爹,为啥?我又不去领兵打仗!” 朱标看到他的脸色,便笑着说道:“怎么样,够通俗易懂了吧?” 朱标听他们提起安全的事情,便对张一凡说道:“你此去广东,也要注意安全。那边并不是很太平。不过你也放心好了,父皇已经有安排!” 自己这个名字听得好听?为啥自己不知道呢? 不过知道驸马对自己很有好感,这就够了,他也没有多想,连忙侧身,让出身后的一个箱子,对张一凡说道:“这是陛下给驸马的钱,一共是一万贯,由末将顺道护送到香山县。” 朱雄英已经满两岁了,但还听不懂大人之间的谈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对于吃这个,他倒是知道的,奶声奶气地要求道:“大姑,我要好多好多好吃的。” 在见到郑敬学的时候,他其实很想问问郑敬学愿意不愿意随他南下,不过想了一会,最终觉得还是让郑敬学在这教书更好。 刚说出口,他就知道不对,便连忙改口问道:“亲戚的戚?” 因此,有过一次经验之后,他让戚祥等人换了便装,也不住驿站去打扰地方,自己掏住客栈的钱。反正老丈人给他涨了薪水,等于两个临安公主,这点钱还是掏得起的。 当然了,这些并不需要张一凡操心,都是戚祥自己安排的。 “确实,通俗易懂!”张一凡听了,便笑着回应,顺便把这本新编的《大明律》递给了身边的老婆。 要出远门,朱镜静没有任何不适,甚至还很兴奋,对太子妃和朱标说道:“大哥,大嫂,回头我在广东要见到有好吃的,就顺带着给你们一起寄,吃着好吃的,看着喜欢的故事,多好?” 然后,又对坐太子妃边上的小人说道:“小雄英,回头姑姑也给你带好吃的好不好?” 就大明开国之初,不要说那么远的广东了,包括南京周边的江浙江西等地,都还有山贼水寇的。 秋高气爽之时,风景也是不错。趁着早上凉快的时候,就快马赶路;中午秋老虎发飙的时候,就在客栈里歇着,没事可做的时候,应朱镜静的要求讲讲故事,吃点当地美食等等。简直可以当成旅游,钱又不是问题,那是相当舒服。 大概过了一个月后,终于要进入广东境内了。这主要是受马车的拖累,每天只能走个八十里左右的路,要不然的话,能更早到广东。 眼瞅着快要到目的地了,让张一凡没想到的是,他们逍遥前行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