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熟人-《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狂奔了一阵,都快到海边了,肚子也确实有些饿了。
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马如海从大牛那得到了答案,让他非常地无语。
张三在里面的时候,听到外面动静,也有点熟悉,但是他想不起来是谁,因为他压根没有认识到,驸马县令会来这里。
最后,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都有,跟在了队伍的后头。
张一凡看到朱镜静用手捂着鼻子,眉头皱着,便对她说道:“要不,伱在村口等我吧,我看看情况,有吃的就喊你?”
好好的待在县衙不好么?竟然出去秋游!
“看来我是低估了京城里权贵的玩乐!”马如海恨声说道。
有一些农田,还是被水淹了的,就算没有被淹的,也能看到泥沙堆在田里,该是大水退去的痕迹。
说完之后,他接着大步而出,同时说道:“备轿,去县衙!”
有好几个,都是从广州城工地回来的,哪怕张一凡一行人穿着便服,也认出来了。一个个都没有犹豫,立刻也跟着喊了起来。
然后就听到里面传来动静,一个拄着拐杖的男人出现在门口。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张三。
八卦之心,不分贵贱,不分男女,人皆有之。
再说张一凡一行人,趁着早上凉快一些,纵马沿着官道狂奔,一下就离开县城很远。
很多地方,就算在官道两侧,也能看出台风过境的威力。
一进村子里后,到处都是臭鱼烂虾的臭味,有些难闻。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屋里又出来一个男人,有点警惕地看着张一凡问道:“你们干什么的?”
“当然可以!”张一凡听了,便是一声笑道:“大牛、二牛你们看家。这香山县到底如何,是骡子是马,明天拉出来溜溜就都一清二楚了!”
大牛和二牛其实也想出去,不过他们不敢不听话,只能是羡慕地看着其他人。
于是,一行人骑马,很快就去了不远的村子。
离官道不远的村子,也能发现有很多房屋被吹倒,吹破,还没有修好的。
管家听了,小心翼翼地问道:“老爷,那我们怎么办?”
“村里遭了灾,如今只有一些鱼虾能填下肚子。”张三听了,有些为难地说道。
朱镜静真得是第一次闻到臭鱼烂虾的味道,很不想待这里。但是,听到张一凡这么说,她反而放下了手说道:“没事,习惯了下就好了。”
“……”张一凡看得无语,就在嘴边的“小朋友”三个字,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这个村子不大,也就五十来户左右。村子中间,是个比较大的空地,有一处房子,总算不是茅草房,而是泥墙瓦片房,这便是祠堂了。
马如海这边,昨天还真得是把他累到了。加上他认为昨天伺候驸马县尊还行,并且这个驸马又是个爱睡懒觉的人,他也放心地睡懒觉了。
甚至很多地方能看出来,压根就没有救灾过。
张一凡用手指着,给身边的人说道:“看到没有,还说救完灾了,不想我辛苦,不出来还真能信他的鬼话!”
张一凡见到了熟人,正好可以问个明白,便问道:“有没有大一点可以坐着说事的地方,有些事情我要问问。”
管家低着头,不敢看那女人,急忙回答道:“没有,绝对没有。我都让他们互相监视着的。”
一听这话,马如海才想起,自己交代过,不得打扰他休息。
屋里又有声音传来,还是土话,张一凡听不懂,但是他听这个声音,似乎有点熟悉。
他下了决定,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
到了门口,往里面看,发现有两个光屁股小孩,大概一个才五六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往一个竹排放一些小鱼。看样子,是要晒鱼。
张三一听驸马不介意,便对先前那个男人,估计是他妻弟吩咐了几句,然后就主动带着张一凡,往村中祠堂过去。
可是,这个院子已经站了张一凡的人,本身又不大,就有点挤了,也有点乱。
“什么?”马如海一听,顿时就震惊了,连忙喝问道,“怎么回事,是有人给他说什么了?”
真得,听到这答案之后,马如海有点想骂娘。
这个地方,绝对没有熟人的。怎么听声音,会有点熟悉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