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新政-《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149章  新政

    精锐和乌合之众的差距,不是靠人数能弥补的。

    这一点,朱亮祖知道,但是典史马如海却不知道。因为他就没见过,真正的精锐是什么样的,会有多大的战力?

    如果当初广东的何真不是选择投降,而是和明军拼死厮杀的话,或许马如海就能见识到精锐军队的厉害。

    只是很可惜,他没有见识到。见识上的缺乏,往往就是马如海这样的土霸王的最短短板,代价往往也很惨重。

    他离开县城的时候,也没明确说是造反还是不造反,还寄希望于和驸马达成共识,因此,县城这边和平时也没多少区别,就是紧张一点而已。

    朱亮祖的骑军一到,就顺利接管了整个县城。

    张一凡到达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全城戒严之下,军士举着火把,按照已经招供出来的口供,开始抓捕马如海的同党。

    原本马如海为了展示政绩,强行清空的大牢,一下就关满了人。

    张一凡亲自带人,到马如海的府邸抄家。一箱箱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还有各仓库里堆满的粮食、食盐等等物资,一一过目之时,张一凡就忍不住感慨:只是区区一个典史,就比他和朱棣这个藩王都要富,看来这个大胖子在香山县是真的刮地三尺。

    第二天一大早,快马便奔赴香山县辖下所有坊都。

    很快,各坊都的里长、族长、乡老等等,便在信使的陪同下,敲着锣大声喊话通知。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百姓有两项义务,就是赋税劳役,影响最大的,甚至百姓最怕的不是赋税,而是劳役,一个搞不好,能搞垮一户人家。

    为了防止这个号码转让,会写上多少号某某某。除非一开始就是替别人排队,否则没有半途被别人高价收购的可能。

    第二天,就是公审这些人。

    张一凡知道,这消息对他们太过震惊,便给了一点时间,然后才咳嗽了一声。

    此时的他,算是明白,为什么驸马年纪轻轻,却能让宰相如此重视了。

    “你们听说了么?驸马县令要招大小官吏了,就连更夫都要,并且还有俸禄呢!”

    张一凡想了想,最终也把典史的职位拿出来招聘了。

    张一凡听了点头,这个张三,觉悟高,还没正式履职呢,就已经想到这个了。

    张三等民壮,成为最拥护张一凡的一批人,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驸马县令有多大的能耐。

    “是啊,你们以前有听说过驸马爷当县令的么?伱们有见过,县令有点事,侯爷就亲自领着三千骑军,整整三千骑军跑来助阵的么?”

    他就没有在县衙里面审案,而是在县衙广场上设一个台子,广场周边都是精锐骑军站岗,整个广场,至少能容纳三千人。

    不管怎么样,在县衙做事,那都是体面活,更不用说,不管干什么,都有俸禄可以拿了。

    反正现在大明朝用的是举荐制,他招聘合适了就向老丈人举荐,难不成老丈人还会否掉他的举荐?再说了,香山县是特区,特事特办,就算是人事任命,那也可以和别的县不一样的。

    比如说,何方人氏,有没有犯罪前科,是何犯罪,是否识字等等。

    一连忙了三天,县衙大大小小的职位,最终都招得差不多了。

    “对啊,县衙里面的老爷不是由上头派的么?还有的,是轮役当差的么?驸马县令这是乱搞了吧?”

    当然了,招聘有最基本的条件,是需要戚祥带着他的手下先行核对。通过了,才能进县衙大堂。

    于是,他口述,朱镜静执笔,发出了他当香山县县令的第一道公告,贴到了县衙门口。

    听到这话,县衙大堂内虽然挤满了人,却是没有一点声音,甚至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还有,贱籍的分类,以前是包括不少职业的,可如今,只是违法犯纪之徒才会属于贱籍,这将会是那些以前属于贱籍的人翻身的开始!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因此,他就算想摸鱼过日子都不可能,直接县衙大堂坐着,有报名的就直接面试。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是震惊。

    张一凡自然是谦虚,和朱亮祖客套了一番之后就赶紧把这支骑军送走了。

    随后,他又采用公审的方式,让全县百姓心中对官府的怨恨都发泄了出来,同时感恩他这个驸马县令,使得他这个威望,一下就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

    张一凡看着他们,给他们解释道:“民籍做事,赚钱,不受约束,可各施所长,做自己擅长之事。如原本的农户,觉得自己做木匠比种田更能赚多点钱,又或者做点买卖更好,皆可去做。原本军户,不想当兵,先去做点别的,一样可以。诸如此类等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