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小心思-《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我没事!”张一凡听了,笑着回答下,然后冲朱棣努了努嘴。因为他看到了,朱棣的表情僵硬。

    香山县不是派出了两波信使,一次比一次急的,就说海盗打过来了,赶紧救援么?

    还有,燕王殿下,哪个燕王殿下?朝廷精锐水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之前似乎从来没听说过啊?

    普通民壮都懵了,道同其实也有点懵,不过他却是知道朝廷真有一个燕王殿下的,并且在半年前被封为剿倭总兵官,是所有藩王中第一个真正实际领兵的。

    道同听了,心中非常高兴,要的就是这话,不过表面上,却是连连摆手道:“怎么好让公主驸马如此费心,给下官这些民壮喝口水缓缓就成!”

    本来还战战兢兢的,没想到不用冒风险了。而且燕王殿下领着朝廷精锐水师到来,那剿灭海贼也是顺手的事,从此以后,香山县这边就不会有海盗上岸,天下太平了!

    道同也是非常开心,一时之间都忘记了县令的尊严,咧开嘴,捋着他那满嘴大胡子呵呵地笑。

    将近傍晚之时,快马急报,说燕王殿下和驸马征讨海贼,已经凯旋。

    不过好在他多少见过大场面,还能稳住,听到手下人的说话,便沉声大声喝道:“不要慌张,本官当年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由本官在,稳住!”

    这些赶来增援的民壮,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一年到头都难得吃上一块肉。如今他们也听清楚了,公主殿下亲口吩咐要杀猪宰羊,一个个顿时高兴地不得了,纷纷大声喊着感谢公主。

    “马上就到香山县城了,不能白来了,去亮亮相,表明下我们番禺县的诚意,指不定回头驸马爷高兴,你们就能有好处的。”

    “没错,县尊说得对,听县尊的。”

    ………………

    朱元璋同学,是真正的底层农民出身,农民的意识,对他影响很大。

    那岂不是白走了这五六里路?来回可就是十里路了啊!

    朱镜静这边,经常跟着朱棣混,自然是不同寻常女子,听到道同的话之后,便立刻吩咐典史张三道:“来得都是香山县的朋友,可不能白来一趟。你立刻招呼起来,安排他们住宿,一定要吃好喝好,等驸马回来再说!”

    一时之间,整支队伍都嘻嘻哈哈开心起来了。

    站他身后的民壮一听,顿时有点傻眼。不是县尊喊着要继续来县城的么?这一到,就为了说这么一句话,然后就走了?

    朱棣和张一凡,一边走,一边聊分别后的情况。主要是朱棣在讲他的经历,说他向靖海侯学到的海战本事,端掉的几处倭寇和海贼的藏身地。

    结果,他就看到,朱镜静的目光有点不对,好像是偏了。

    危难时刻,才能见真情!

    道同满面笑容,把手一挥,大声喊道:“都打起精神来,拿出气势,给本官走起来!”

    “是,殿下!”这些将士齐声高喊,没带一点犹豫的。

    回过神来的他们,顿时一个个喜笑颜开。

    并且,他参考历史,得到一个结论,后宫不得干政!

    朱棣一听,睁眼一看,立刻笑着说道:“看来真得是没有白疼大妹,半年不见,就等不及了,迎出来这么远!”

    道同心中没底,如果真要是大群海盗杀过来的话,他是没把握能抗住的。真要不行,那就只有先逃回番禺县了。

    “当然是真的!”捕头连忙点头回答道,“香山县城都疯了,一个个敲锣打鼓的,都准备迎接燕王殿下了。属下还见到了公主殿下,亲耳听公主殿下确认了此事。”

    其中水师就停留在香山县海岸边的淇澳岛,燕王殿下和驸马已经上岸,往香山县城而来。

    朱镜静听了,立刻亲自带着县衙留守官吏前去迎接。

    说着话,看到朱镜静已经离得近了,朱棣便笑着,准备等大妹给他打招呼,说着“还是四哥好,多亏了四哥”之类的话。

    香山县的百姓听说之后,也纷纷拥出去,沿着官道两侧排出了十里之外,都想看看传说中的燕王殿下,到底是怎么样的?

    朱棣在边上看了一会,然后走近他们大声喝道:“有人竟然敢欺负驸马,你们随着本王,一起去收拾了他!”

    临安公主这个身份,也让香山县上上下下,都是愿意听的。

    他们这批人,离开天子近卫之后,最服的,就是燕王,其次,便是这位为了比试胜利,为了兑现给他们的奖励,宁可不要世袭爵位,也要换成五万贯钱奖赏他们的驸马。

    道同听到了,那张大胡子的脸上乐开了,当即对着他的手下大声喊道:“还不谢过公主殿下?”

    县城的百姓听说,隔壁县的县令领着队伍赶来增援,一个个也都是很开心,纷纷跟着公主出去迎接。

    “谁要回去了,走了这么远点路,去香山县城喝口水不行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