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朱标却是知道的,便很有兴趣地问道:“那钱庄能有多少钱,就父皇给你得那一万贯钱?” 朱标说完之后,看了蓝玉一眼,然后笑着说道:“你倒是还好,没看出有什么!” 就算是他们皇子学习的时候,朱标也知道,好几个弟弟就不想好好学,总想贪玩,不想学的。 随便聊了一句,他便又指着面前说道:“靠近城门的这一片区域,主要是餐饮和客栈之类。现在不是用餐的时候,所以人还不是很多。” 结果没想到,真来了之后,他和他的学生方孝儒略微一查这边的情况,真得是吓一跳。 “那边是百货区,就是卖各种杂货的。”张一凡听了,便回答道,“指不定大嫂和镜静她们,就在这边逛……” 边上的张一凡一听,顿时傻眼:“……” 张一凡听了,也是笑着回应道:“没问题,走!” 朱标听了,笑着说道:“你这里的样还真多,连公共交通车子都有了啊?” 张一凡听了,笑笑说道:“老百姓其实很简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感谢谁。像之前那个典史马如海,在香山县一手遮天,但是老百姓都怕他。” 作为太子,并且还是被朱元璋重点往文事方面培养的,朱标也很关心县学和社学的情况,便先去了学堂参观。 张一凡听了一笑,回答道:“现在你想从钱庄借贷十万贯钱出来,都是有的。” 从学堂出来,朱标兴致勃勃地说道:“走,去城外看看,你到底是如何赚钱的?” 宋濂的年龄摆在那里,就算想秉烛夜谈,也要顾及宋濂的年龄才对。有什么事情,就不能放到第二天再说呢! 方孝儒听了,面露惭愧之色,正要说话时,宋濂已经先开口,对朱标说道:“殿下,这是下官拉着他说话,非要怪的话,那就只能怪驸马了!” 然后在沟通中,他们才知道有奖学金的存在,不但让这些学子用心学习,甚至回家之后,全家监督,全家一起学。这种文风,简直是闻所未闻。 他昨天其实也没逛多少地方,就先逛了他最为关心的文治这块,也就是和学堂有关的地方。 朱标伸手,指着前面说道:“刚才过去的是食宿区,那前面呢,我看着商铺好像不是和食宿有关了?” 朱标听了,也是看着张一凡道:“是啊,那你说说,和县衙有没有钱关系不大的话,那和什么关系大了?” 听到这话,张一凡转头看向他,摇摇头,正色说道:“其实,这个和县衙有没有钱关系不大!” 因为他之前在京师的时候就已经听说,驸马搞什么全县识字比赛,他就很好奇,这能有多大的效果。 不过就如此的话,他不认为蓝玉会想去看那个武备堂。至少在他看来,蓝玉领兵打仗的本事,并不会比朱亮祖差的。 这么想着,朱标挥手道:“都去,都去,这次这么远来一趟,香山县的边边角角都要走一走!” 朱标一听,不由得摇摇头,批评道:“伱年轻是能熬夜,可多少都要顾及下时辰的啊!” 县城里面的人,倒是不多,反而一大群护卫簇拥着的他们这堆人,才是最多最显眼的。 总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更能知道珍惜。 朱标本来就要出门的,听到他这话,便高兴地说道:“那就走,孤倒要看看,香山县到底是如何个神奇法,还那么赚钱?” 张一凡听了,顺手一个马屁道:“大哥有眼光,一下就看出来了!” 一听这话,朱标稍微松了口气,然后就转头看向方孝儒,同样有疑惑地问道:“你呢,你也是睡不着,认床?” 其他人:“……” 因此,他对香山县学堂的情况,很是惊讶。 年龄也是不一,有小到七八岁的,也有十六七岁的。并且,有男童,也有女娃,不过不是一个班级,而是男女分班,但是同学堂。 朱标听了,有点稀奇,能让这个蓝玉都稀罕的,那会是什么? 武备堂他倒是知道的,因为张一凡有给他父皇禀告过,说是用了那个朱亮祖当教头。 城内的静和城外的喧哗,对比非常明显,就仿佛是两个世界一样。 香山县城本身并不大,但是如果算上城外的话,就有点大了,一直走路的话,就可能会累到。 香山县这边的,怎么赚钱他并不多关心,他就想看看那个武备堂,因为他听说,那个武备堂可不是就那个朱亮祖教授领兵打仗的本事而已,还有其他的,他就有兴趣。 这个驸马,会得东西太多了!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